试题详情
简答题病例摘要: 李某,男,27岁,在读研究生。2014年9月就诊。 一侧腿部因磕碰引起大片紫癜不消,继而另一侧腿部也发生大片紫癜。无其他不适。饮食睡眠尚可,口渴、尿黄便秘。 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腹部多个点状皮下出血点,两腿从上到下都是连成片的紫癜,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辅助检查:PLT12×10/L。骨穿结果如下: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系比约为3.3:1。粒系增生活跃,占有核细胞的59.5%。各阶段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红系增生活跃,占有核细胞的18.5%,细胞形态大致正常,成熟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巨核细胞全片见200余个,分类细胞25个:原始巨核细胞1个,幼稚巨核细胞8个,颗粒型巨核细胞16个,产生血小板巨型0个,血小板少见。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相鉴别。
  •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以"皮肤紫斑"为主症,属于中医"血症"范畴。患者外受火热之邪,火热偏盛,迫血妄行,血溢于肌肤脉络之外,故皮肤出现大片紫斑,火热伤津则见口渴,尿赤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皆为火热之邪偏盛的表现,四诊合参,患者属于血热妄行证,本病病位在血分,病性为实,若治疗及时,预后可。 西医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多起病隐袭,表现为散在的皮肤出血点及其他较轻的出血症状,如鼻衄、牙龈出血等。紫癜及瘀斑可出现在任何部位的皮肤或黏膜,但常见于下肢及上肢远端。 实验室检查:①至少2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血细胞形态无异常;②脾一般不大;③骨髓中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④需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西医鉴别诊断: 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部分也属于免疫性,与itp较难鉴别,通常有明确的用药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病史。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血证 中医证候诊断:紫癜(血热妄行证) 西医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治法:清热凉血 方剂:犀角地黄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水牛角3g;生地15g;赤芍15g;丹皮10g;玄参10g;麦冬10g;紫草10g;茜草10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1)激素(首选):泼尼松1mg/(kg·d)用4周,此后逐渐减量,至少治疗半年,如治疗4~6周后无效可换其他治疗。约2/3的患者有效。 (2)切脾(次选):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2/3对切脾治疗有效。 适用于:①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病程迁延3~6个月;②糖皮质激素维持量大于30mg/d;③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④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年龄<2岁是禁忌证。 (3)免疫抑制,激素或切脾治疗无效及不能切脾者可选用治疗。 (4)短期内迅速提升血小板的治疗。①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剂量为每口0.4g/kg,连用5日,可以通过阻断巨噬细胞对抗体包裹的血小板的清除作用而使血小板水平在短期内快速上升。②大剂量甲泼尼龙:剂量为1g/d,可以用于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通过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减少血小板的破坏。 (5)支持疗法,减少活动与创伤。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