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病历资料: 1.现病史: 患者,男性,82岁,因“左侧背部隐痛并触及肿块3个月,乏力纳差,意识淡漠3d”入院。3个月前因自觉左侧背部隐痛并触及肿块收治入院。B超检查发现左侧腰背部肿块,PET-CT检查显示肿块代谢异常增高,怀疑为恶性肿瘤,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型)。入院前2个月予以第一次mini ICHOP方案化疗:美罗华+CHOP(CTX+VDS+里葆多+DM)2/3剂量(每个疗程28天),肿块缩小(从11.5×9cm缩小至5×4cm),左背部疼痛缓解。28天后行第二次同方案化疗,完成1~3天治疗后出院。于第二次化疗第7天起患者感乏力、纳差、周身肌肉疼痛,出院后家人发现其症状加重,近3天出现精神萎靡、意识淡漠,二便无明显变化,故再次入院诊治。 2.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曾服降压药物,后因血压偏低停用,长期低钠饮食;WBC减少(从事核医学工作)、前列腺增生、营养不良性肝病、肺结核;上次住院期间发现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及阵发性心房扑动,目前服用地高辛0.125mg qd及倍他乐克缓释片0.475mg qd治疗。1980年因支气管扩张行左下肺切除术;1990年因视网膜剥离行视网膜修补术。有青霉素过敏史。 3.体格检查:T36.6℃,P64次/min,R18次/min,BP108/54mmHg。神清,精神萎靡,神情淡漠,对答尚切题,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侧腰背部扪及肿块约4×3cm大小。两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啰音;HR64次/min,未闻及早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肾区叩痛(-)。双下肢无水肿,皮肤弹性可,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存在;角膜反射及腹壁反射存在;四肢肌力3~4级,肌张力正常;巴氏征(-),克氏征(-)。 4.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3.99×10⁹/L,N0.68×10⁹/L,RBC,2.94×10¹²/L,Hb90g/L,PLT244×10⁹/L;尿常规:阴性;肝功能:ALT30IU/L,AST21IU/L,γ-GT35IU/L,TP61g/L,ALB29g/L;肾功能:BUN3.5mmol/L,Cr52μmol/L,UA142μmol/L;血电解质:Na⁺121mmol/L,K⁺3.33mmol/L、CI⁻89mmol/L,钙1.75mmol/L、磷0.84mmol/L;复查血Na⁺119mmol/L、K⁺3.61mmol/L、Cl⁻87mmol/L、钙1.85mmol/L、磷0.90mmol/L;血脂:正常;心肌酶谱:正常;DIC全套:正常;血糖:空腹血糖5.4mmol/L,餐后2h血糖7.15mmol/L,HbA1c6.0%;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正常。 (2)ECG检查:窦性节律,左室高电压,ST段轻度变化。 (3)胸部CT平扫:两肺上叶及左肺下叶纤维条索灶,两肺胸膜下多发小结节。 (4)B超检查:左侧腰背部临床所指处皮下软组织内实质性团块;肝、胆囊、胰、脾、肾未见明显异常。 (5)心脏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67%。 (6)头颅CT平扫:双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区散在小缺血灶。 5.(一)第一阶段: 具体治疗: (1)淋巴瘤按原化疗方案治疗。 (2)纠正电解质紊乱:分析患者粒细胞减少、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均与化疗致消化道反应、胃纳减少有关,而低钠血症是患者厌食、精神萎靡、神情淡漠的主要原因。治疗以补钠、补钾纠正低钠和低钾血症为主。具体治疗方法:补充氯化钠9~12g qd,其中静脉3~5g,其余分次口服;氯化钾3g qd,分次口服。经上述治疗5天,患者血钠仍在121~126mmol/L之间;补钾后血钾接近正常。 (二)第二阶段: 1.再次评估:鉴于补钠未达到预期疗效,不符合摄入过少致低钠血症。进一步检测患者同步血尿电解质2次、血渗透压、肾上腺皮质功能和甲状腺功能,查找低钠原因。补充检查结果如下: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₃)2.95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₄)17.3pmol/L,促甲状腺素(TSH)1.67μIU/m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3.06IU/ml,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4.00IU/ml;肾上腺皮质功能:血皮质醇(上午8点)154.3μg/L;24h尿游离皮质醇131.62μg/24h;血醛固酮(Ald)43.81pg/ml;24h尿醛固酮3.76μg/24h;肾素活性(激发)0.17ng/(ml·h);血管紧张素(激发)41.61pg/mL;计算血渗透压257~266mmol/L;同步血尿电解质:第一次24h尿量1.85L(尿钠141.6mmol/L);第二次24h尿量1.68L(尿钠110.7mmol/L),具体结果如表36-1所示。 2.纠正诊断及治疗: (1)初步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我们考虑患者低钠血症可能为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yndrome,SIADH)所致。 (2)治疗措施:①继续口服氯化钠6~8g qd;②限制水的摄入,每日静脉+口服总液体量控制在1000ml内,后减少至500~750ml qd,血钠渐渐恢复正常。
简答题1、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2、诊断依据有哪些?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3、基本原则是什么?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4、处理方案是什么?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