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病例摘要: 患儿,男,8个月。腹泻、发热伴呕吐2天,加重1天伴尿少。于当年10月就诊。 2天前开始腹泻,每日10余次,为蛋花状水样便,量多,无脓血,无腥臭味。有发热,轻咳,时有呕吐,为奶汁。1天来呕吐加重,达5~6次。精神差,尿量明显减少,近6小时无尿。 查体:T38℃、P126次/分,呈嗜睡状,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窝、前囟深凹,手脚凉。唇干、色红,咽充血明显。呼吸较深长,心率126次/分,心音低钝,律齐,未闻杂音。肠鸣音10次/分,肝脾未触及。无脑膜刺激征。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6.0×10/L,N0.30,L0.70。血钠126mmol/L,血钾3.6mmol/L。粪常规:黄色稀便,白细胞0~1个/HP。
  • 分析步骤: 1.初步诊断与诊断依据 (1)婴儿腹泻病(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大):①发病年龄与季节:8个月婴儿,秋季起病;②消化道症状:腹泻,日10余次,蛋花状水样便,无腥臭,无脓血,伴有呕吐;③低热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轻咳,咽红;④粪便常规有少量白细胞,血常规示wbc正常。 (2)重度低渗性脱水:①重度脱水:皮肤干燥、弹性差,手脚凉,眼窝、前囟深凹,唇干,心音低钝,尿少,近6小时无尿;②低渗性脱水:血钠降低,<130mmol/l。 (3)代谢性酸中毒:①腹泻重,有明显脱水;②唇红,呼吸深长。 2.鉴别诊断 (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不会出现脱水、酸中毒,不影响生长发育。 (2)细菌性痢疾:可有发热,全身症状重。大便次数多,但量少,应有脓血便。粪便常规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 (3)坏死性小肠炎:中毒症状重,呕吐更频繁,常伴高热,有腹痛、腹胀,粪便呈暗红色,渐出现赤豆汤样血便,常伴休克。 (4)小肠吸收障碍的腹泻:如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过敏性腹泻等。 3.进一步检查 (1)粪便查轮状病毒抗原、抗体,必要时粪便培养,以明确病原。 (2)血气分析,以了解酸中毒的程度。 (3)查肝肾功能,以了解重度脱水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4)监测血气分析、血电解质的动态变化,以指导治疗。 4.治疗原则 (1)纠正脱水(静脉补液) 第1日补液总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重度脱水约150~180ml/kg。 溶液性质:主要用2/3张含钠液(4:3:2液),首批用2:1等张含钠液扩容。 输液步骤:先快后慢,首批2:1等张含钠液20ml/kg,30~60分钟输入。 (2)纠正酸中毒:按公式计算补nahco的量,先给予半量,再根据病情与血气分析结果考虑是否继续补充。 (3)有尿后补钾:根据血钾结果,调整补钾量。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