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女性,25岁。3天前淋雨受凉后感全身肌肉酸痛,发热,寒战,咳嗽、咳痰,左胸部疼痛。查体:T40℃,P102次/分,BP110/70mmHg,左肺下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
- 简答题1、痰培养结果为肺炎链球菌,关于该菌的生物学特性
- ①形态与染色:肺炎链球菌在革兰染色下显示为阳性,通常呈矛头状,成双排列,有时形成短链。在体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上,有毒株会形成荚膜。荚膜在普通染色时不着色,表现为菌体周围透明环。无鞭毛,不形成芽胞。衰老或自溶酶作用下,可呈现革兰染色阴性。②培养特性:肺炎链球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小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湿润的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形成α溶血环。培养基中加入5%~10% CO₂可促进细菌的生长。奥普托欣可抑制肺炎链球菌生长。③生化反应:大多数新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可发酵菊糖,故菊糖发酵试验在鉴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④抗原构造与分型:荚膜多糖抗原存在于肺炎链球菌荚膜中。根据荚膜多糖抗原性的不同,肺炎链球菌分为84个血清型,其中1~3型致病力强,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⑤致病物质: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荚膜,它可以帮助细菌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肺炎链球菌溶血素在高浓度时对实验动物有致死性,但对人的致病机理尚待确定。⑥免疫性:感染后,机体可建立较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同型病菌的再次感染少见。患者发病后5-6天,体内可形成荚膜多糖型特异性抗体。⑦抵抗力:肺炎链球菌的抵抗力较弱,56℃ 15-30分钟即被杀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有荚膜株抗干燥力较强。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等敏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简答题2、肺炎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包括
- 1.荚膜:荚膜是肺炎链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具有抗吞噬作用。当肺炎链球菌具有荚膜时,其抵抗力增强,能够抵抗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定居并繁殖。 2.肺炎链球菌溶血素:肺炎链球菌溶血素能够与细胞膜上的胆固醇结合,导致膜上出现小孔,从而溶解红细胞。此外,它还能活化补体经典途径,引起发热、炎症及组织损伤等作用。在病变早期,溶血素能破坏肺组织屏障功能,促进链球菌的生长与扩散。 3.脂磷壁酸:脂磷壁酸存在于肺炎链球菌的细胞壁表面,在肺炎链球菌黏附到肺上皮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的表面时起重要作用。 4.神经氨酸酶:新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菌株中含有神经氨酸酶,该酶能分解细胞膜和糖脂的N-乙酰神经氨酸,与肺炎链球菌在鼻咽部和支气管黏膜上的定植、繁殖和扩散有关。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简答题3、胸片左肺下叶大片状致密阴影,诊断肺炎链球菌肺炎。虽经抗生素治疗,但体温仍维持在39℃,BP90/60mmHg,四肢湿冷,口唇青紫。此时应采取的治疗措施为
- 这可能表明患者出现了休克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采取以下治疗措施:①加强抗感染治疗:根据肺炎链球菌的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但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或存在耐药情况,可选用头孢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药物。②补充液体和维持血压:立即进行液体复苏,使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平衡液快速补充血容量,同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来维持血压。③氧疗: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必要时考虑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④对症支持治疗: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进行降温,同时监测和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