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男性,23岁。因发热、头痛逐渐加重1周,喷射性呕吐2天入院。体检:T38℃,R20次/分,P86次/分,BP15/10kPa。颈部见淡红丘疹,双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颈抵抗,颏胸距3横指,克氏征(+)。呼吸音清,无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膝腱反射正常,巴氏征(-)。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1.03×10⁹/L,中性粒细胞75%,淋巴细胞21%,红细胞沉降率11mm/h,生化无异常(略)。脑脊液(CSF)检查:淡黄色,清亮,蛋白(++),红细胞38×10⁶/L,白细胞317×10⁶/L,隐球菌抗原(-),抗酸杆菌染色(-),氯化物123.5mmol/L,糖0.1mmol/L,蛋白1.44g/L。
简答题1、疑似细菌性脑膜炎时,先行启动经验治疗。该治疗对流感嗜血杆菌分离阳性率影响
  • 可能降低分离阳性率:经验性治疗通常会使用广谱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可能在明确病原菌之前就对流感嗜血杆菌产生抑制或杀灭作用。这会使得在后续进行脑脊液培养等检查时,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阳性率降低。因为抗生素的作用可能导致细菌数量减少甚至无法检出,从而影响对特定病原菌的准确判断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简答题2、β内酰胺酶阳性流感嗜血杆菌所致脑膜炎,治疗药物选择是
  • ①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这些药物通常对β内酰胺酶阳性的流感嗜血杆菌有效。头孢曲松尤其被推荐作为首选治疗药物,剂量为每天50-80mg/kg,一次或分两次给药。②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如美罗培南,对于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或感染严重的情况,可以考虑使用。剂量为每次20mg/kg,每8小时给药一次。③糖皮质激素:在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来减轻炎症反应,特别是在儿童患者中,这可能有助于减少听力损害的风险。推荐剂量为0.15 mg/kg,每8小时一次,连续3-5天。④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尽管对于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可能不是首选,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细菌对这种药物敏感,可以考虑使用。在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反应和脑脊液的变化,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