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现病史 患者,女性,20岁,因“头部外伤术后伴意识不清2月余”入院。3月前患者乘坐助动车过程中不慎被汽车撞倒,头部着地,全身多处受伤,数分钟后昏迷,立即被送至当地医院,到医院时即有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四肢刺激伸直,肌张力增高,当时考虑为脑外伤伴有脑疝,予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经皮气管切开术”。术后转至重症监护病房,予头孢西丁、氨曲南抗感染,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德巴金预防癫痫、纳洛酮促醒、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病程中曾出现四肢抽搐,诊断为癫痫发作,曾先后口服德巴金、左乙拉西坦控制癫痫,近期无抽搐发作。现仍有意识不清,四肢运动障碍,言语、吞咽障碍,大小便障碍。无发热,有黄痰自套管处涌出。为进一步康复训练来我院。患者发病以来意识不清,有睡眠觉醒周期,留置胃管,鼻饲饮食,大便失禁,留置尿管,体重较前减轻3kg。 2.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除本次手术外伤史外,否认其他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当地。 3.体格检查(含康复评定) (1)查体:T37.1℃,P78次/min,R22次/min,BP125mmHg/90mmHg。意识不清,营养中等,发育正常,平车推入病房,被动体位,查体不合作,气管切开,呼吸稍促。右颞顶部部分颅骨缺如,低张力,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双侧眼结膜无出血、充血、水肿,双侧巩膜无黄染,左侧瞳孔直径5mm,右侧瞳孔直径6mm,双侧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脏检查、腹部检查无异常。 (2)康复评定:意识不清,查体不能合作,有睡眠一觉醒周期,呼之能睁眼,有视物追踪,不能发音,不能言语,疼痛刺激可定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3+1+5=9分。左侧瞳孔直径5mm,右侧瞳孔直径6mm,双侧对光反射迟钝,可缩小至3mm。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明显偏斜,不能伸舌,张口、鼓腮等检查不配合。肌力、感觉检查不配合,四肢肌张力增高,Ashworth评分:左上肢屈肌张力2级,伸肌张力1级,右上肢屈肌张力1级,伸肌张力1级;双手屈指肌肌张力1级;双下肢伸肌张力2级。坐位平衡0级,站位平衡0级。双足跖屈内翻畸形,双侧腱反射(+++),双侧巴氏征(+),左侧Hoffman征(+),改良Barthel指数0分,极严重功能缺陷。 4.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1.4×10⁹/L,Hb111g/L,PLt266×10⁹/L,LY14.2%,中性细胞比率78.9%。血脂:TG2.26mmol/L,TC6.02mmol/L。凝血功能:PT10.2s,APTT25.6s,TT20.3s,FDP4.151g/L,D-二聚体0.2mg/L,国际化标准值0.87。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黏质沙雷菌感染。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2)影像学检查。头颅CT(术前):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皮血肿,如图27-1所示。头颅CT(术后):右侧额顶叶脑出血,右侧枕叶、双侧额叶、左侧颞叶及丘脑梗死灶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如图27-2所示。 二、诊治经过 1.初步诊断 (1)脑外伤术后,微弱意识状态,气管造口状态,四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吞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二便功能障碍。 (2)肺部感染。 (3)继发性癫痫。 2.诊治经过 (1)一般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监测生命体征,注意鼻饲管、导尿管及气管切口护理,低盐低脂饮食(粉碎后鼻饲),气垫床(患者长期卧床,防止压疮),定时翻身,体位排痰引流。 (2)药物治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控制感染;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片预防癫痫发作;巴氯芬降低肌张力;氨溴索化痰;胞磷胆碱钠片、腺苷钴胺营养神经。 (3)康复治疗:予以关节松动训练(大;双肩关节,左膝,右髋;小,双踝关节,双腕关节指)保持关节活动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四肢被动牵伸维持肌肉长度、降低肌张力;针灸促通经脉、促进意识恢复;正压序贯气压改善肢体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增加感觉输入;电子生物反馈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双肺底微波改善双肺底血液循环,促进慢性炎症吸收。
简答题1、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2、诊断依据有哪些?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3、该患者的处理方案及理由是什么?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4、通过本案例的分析对脑外伤的患者有哪些康复治疗方法?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