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现病史 患者,男性,54岁,因“右侧肢体轻度活动水利1月余”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余驾车过程中于他人发生碰擦,交警处理过程中发现患者言语错乱,神志欠清,无恶心、呕吐,无二便失禁,无肢体抽搐,遂联系其家属,将其送至我院急诊,急诊查头颅CT提示“左侧颞顶叶脑出血”,收入我院神经科予以脱水、降颅压和止血等内科综合治疗。4天后转入上级医院,完善相关检查,于入院第3天在全麻下行“左额颞顶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给予气管插管、抗炎、预防癫痫和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平稳后予以拔除气管插管,但遗留右侧肢体轻度活动不利,日常生活完全依赖,无法独坐、独站,现为进一步康复治疗来我院就诊。 此次发病后留置胃管中,留置导尿中,颈静脉穿刺置管带入,需药物辅助排大便,此次入院前患者家属诉其烦躁明显,曾请精神科会诊诊断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予以奥氮平及氯硝安定镇静治疗。患者有吞咽呛咳,发热,诊断为肺部感染,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2.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达180mmHg/120mmHg,降压药物服用不详。家属诉其既往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此次外院发生呼吸困难后曾予以气管插管,病情平稳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否认传染病病史,否认其他重大手术史,有输血史,具体不详,否认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有吸烟史20余年,1包/日,偶有饮酒史,不酗酒,其母高血压病史。 3.体格检查(含康复评定) (1)查体:T37.2℃,P89次/min,R19次/min,BP120mmHg/70mmHg,嗜睡,留置胃管,留置导尿管,营养中等,发育正常,左侧额颞部可见手术瘢痕,已结痂,左侧瞳孔直径2.5mm,右侧瞳孔直径3.0mm,双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迟钝。胸廓无畸形,呼吸运动对称,两肺呼吸音粗,右肺闻及湿啰音。心浊音界未明显扩大,HR89次/min,律齐。腹软,全腹未及包块,双下肢不肿。 (2)康复评定:神清,留置导尿管,留置胃管,颈软,Kering征(-),少部分问答可,指令性动作大部分不能完成,查体不配合。计算力、定向力、认知力差。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检查不能配合。肌力检查不配合,四肢可见不自主运动,Brunnstrom分级:右上臂4级,右手4级,右下肢4级。感觉检查不配合。生理反射: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反射存在。病理反射:双侧巴氏征(-)。坐位平衡0级,立位平衡o级。Barthel指数:进食0+洗澡0+修饰0+穿衣0+大便0+小便0+用厕0+转移+行动+楼梯0=0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不配合。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试验(LOTCA):不配合。 4.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术前):左侧颞顶叶脑出血,右侧基底节区腔隙灶,如图10-1所示。 (2)头颅CT(术后):左侧颞顶叶脑出血术后复查,对比前片,高密度影基本消失,右侧基底节区腔隙灶,如图10-2所示。 二、诊治经过 1.初步诊断 脑出血术后(定位:颞顶叶,定性:脑血管病变),认知功能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右侧肢体轻度运动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障碍;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肺部感染。 2.诊治经过 (1)一般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控制血压(硝苯地平)、镇静(奥氮平和氯硝西泮),抗炎(舒普深和多西环素)、化痰(沐舒坦)和保护胃黏膜(奥美拉唑)。 (2)康复治疗:偏瘫肢体训练,提高肢体功能,改善患侧分离运动及协调能力;平衡训练,提高转移及步行能力;运动疗法,提高患侧肢体肌力;作业治疗,改善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言语训练,提高言语交流能力及理解能力;吞咽训练,提高吞咽能力。 (3)目前状况:经过3周的康复治疗后,烦躁情况进一步改善,口齿清,部分对答切题,指令性动作基本配合,顺利拔除胃管及导尿管,可完全经口进食,两便自控可,Brunnstrum分级:右上臂5级,右手6级,右下肢4级。坐位平衡2级,立位平衡1级,Barthel指数:吃饭5+修饰0+洗澡0+穿衣5+大便10+小便10+如厕5+转移10+步行5+台阶0=50分。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试验(LOTCA)得分:40分(其中:定向2分;知觉12分;视运动组织16分;思维运作7分;注意和集中4分)。
简答题1、该患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2、该患者的处理方案及理由是什么?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