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男,31岁,工人。间断发热,右颌下淋巴结肿大5月余。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伴发热,体温最高39.1℃,持续4天,伴右颌下淋巴结肿大,2cm×2cm大小,无压痛,固定,质韧,表面皮肤无改变。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肺炎”,行抗炎治疗后发热缓解,右颌下淋巴结略缩小。1个月前再次出现发热伴右颌下淋巴结肿大,伴鼻区皮肤肿胀,鼻塞,行鼻咽喉镜:双侧鼻腔鼻中隔黏膜糜烂明显,余无异常。活检病理:NK/T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LCA(3+),CD3(1+),CD2(3+),CD56(+),CD20(-),CD79a(-),-CD7(-),CD8(-),TIA(+),GrB(2+),EBER(3+),HMB45(-),AE1/AE3(-),KI-67(+60%),CD45RO(1+),Performn(1+),EBER(+)。鼻咽及颈部MRI: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左侧、双侧鼻甲、右侧筛窦软组织增厚,在T₁WI上呈等信号,在T₂WI/FS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双侧咽后组、右侧腮腺、双侧颈上深、下颌区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大者约3.0cm×1.8cm。上颌窦、筛窦可见炎症。胸腹盆CT:无异常。患者现鼻塞,右侧为甚,偶咳嗽,精神饮食可,睡眠可,大小便无异常,自发病以来体重无明显下降,有盗汗,可湿透睡衣。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肝炎及其他传染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史。体格检查:体温36.9℃,脉搏78次/分,血压125/70mmHg。查体合作。右颌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3cm×2cm大小,无压痛,固定,质韧,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均正常。血生化:LDH 475U/L。骨髓穿刺涂片:未见骨髓受侵。乙肝五项:均阴性。
- 简答题1、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典型临床特征为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简答题2、主要与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相关的是病毒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简答题3、此患者分期为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简答题4、此患者的最佳治疗模式为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简答题5、此患者采用GDP方案化疗2周期后复查MR:软组织增厚较前明显减轻,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鼻咽镜:未见肿瘤征象。疗效评价PR。之后行肿瘤病灶、阳性淋巴结、双侧筛窦、鼻腔、上颌窦、鼻咽、右侧腮腺、舌根、双颈部、双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放射治疗。放疗后复查鼻咽镜及鼻腔MR均显示:双侧鼻腔肿物基本消退,双颈部淋巴结已不具体。放疗后GDP方案化疗2周期。之后患者遵医嘱定期复查。结束治疗1年后,再次出现连续高热3天,最高39摄氏度,行PET/CT:结肠脾曲、降结肠、升结肠管壁多处增厚,以结肠脾曲和降结肠上段为著,伴放射性摄取增高,最大SUV8.3(结肠脾曲)。左侧腹腔不规则软组织影,伴不均匀放射性摄取增高,最大SUV2.8,与左侧肾上腺分界欠清。脾门、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伴放射性摄取增高,最大SUV9.9。鼻咽、口咽软组织未见明确增厚。此时应采取的治疗模式为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1、该患者初步诊断为?2、结肠癌的病因是
- 1、该患者初步诊断为?2、如何进行治疗?
- 1、该患者的诊断2、该患者目前主要的治疗
- 1、该患者当前的诊断是2、该患者目前主要
- 1、根据影像学检查,患者的临床分期为2、
- 1、该患者需要考虑的诊断是2、影像学检查
- 1、如果一线治疗方案失败,应如何选择二线
- 1、该患者的诊断2、该患者目前主要的治疗
- 1、接诊询问病史时尤其应注意询问2、经过
- 1、目前考虑的诊断是什么?2、病因是什么
- 1、该患者的诊断2、该患者目前主要的治疗
- 1、患者入院后,首选治疗方案是2、术后病
- 1、根据目前情况,该患者的病理分期是2、
- 1、目前考虑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
- 1、该患者的诊断2、舌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 1、该患者皮肤结节的可能诊断有2、该患者
- 1、肠癌术后复发的影像学表现为2、结肠癌
- 1、阴道癌典型的CT表现为2、简述该病的
- 1、该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
- 1、该患者的诊断2、该病的病因是什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