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患者女性,75岁,因"间歇性头晕、心悸和乏力1年余,再发伴晕厥3天"就诊。患者1年余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间歇性出现头晕、心悸,伴四肢乏力,无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步态不稳、胸闷、胸痛、气急、发热、出汗等,持续数秒钟到数分钟不等,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3天前患者傍晚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时,上述症状再发,站起时感双眼发黑,继之晕倒,神志不清,家属呼之不应,并诉患者脸色苍白,无双眼上窜、牙关咬紧、四肢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经家属掐人中等方法2~3分钟,患者苏醒,诉头晕、乏力、无头痛、胸痛、恶心等不适,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4年,服用氨氯地平5mg,一天1片,血压控制可;"期前收缩"史1~2年,未规则服药。查体:T36.5℃,P58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BMI21.5kg/m2;神清,精神欠佳,脸色口唇稍苍白;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音中等,心率58次/分,律尚齐,各瓣膜区未及明显病理性杂音,A2>P2,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肝颈静脉回流征(-);双下肢无水肿;余无殊。
多项选择题1.患者入院后应检查

A、血常规

B、生化常规(糖、脂、肝、肾功能和血尿酸)+电解质

C、甲状腺功能

D、凝血谱

E、血气分析

F、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

G、胸部X线片

H、超声心动图(UCG)

I、头颅磁共振

J、冠状动脉造影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2.[提示]实验室检查无殊。ECG:窦性心动过缓, V4~V5导联ST段压低0.05~0.1mV,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1mV伴T波倒置。动态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缓(36~141次/分,平均56次/分), 大于2秒的长间歇278个/24h,最长2.9秒(检查过程中无头晕、黑矇症状); 阵发性心房颤动,最长持续5分钟;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5641次/24小时。超声心动图:左室对称性肥厚, 左心房增大(3.8cm),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 左室顺应性下降,LVEF65%。患者的初步临床诊断为

A、高血压病

B、窦性心动过缓

C、贫血

D、阵发性心房颤动

E、晕厥

F、频发房性期前收缩

G、癫痫

H、心脏瓣膜病

I、急性肺栓塞

J、房室传导阻滞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3.[提示]患者住院期间进行了心电遥控监护,结果与动态心电图结果相似, 其后进行了动态脑电图、颈动脉B超、颈椎X线正侧位片、冠状动脉造影、双下肢动静脉B超等检查,结果提示除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20%~30%狭窄, 右侧颈动脉、双侧股动脉粥样斑块外,其余无阳性发现。患者准备出院时, 在浴室擦身期间(未心电监护),再次晕厥, 但很快清醒,无任何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和体征, 值班护士即刻到场,检查生命体征时发现患者显著心动过缓(45次/分), 血压正常(100/70mmHg)。   此时首选检查

A、心肌核素显像

B、心电图运动试验

C、心电遥控监护

D、动态心电图

E、肺动脉CT血管成像

F、冠状动脉造影

G、心脏MRI

H、食管超声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4.[提示]患者晕厥发生后即刻床边心电遥控监护,发现多次窦性停搏, 最长间歇为5840毫秒,此时患者有头晕症状(图78)。在随后的再次动态心电图检查中, 可见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仅25次/分)以及此后诱发的心房颤动(图79)。         此时该患者的诊断为

A、心源性晕厥

B、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C、慢-快综合征

D、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E、血管迷走性晕厥

F、直立性低血压晕厥

G、脑梗死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5.[提示]患者明确诊断"心源性晕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建议植入永久性双腔起搏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有

A、症状性心动过缓

B、疾病治疗必须使用某些药物,而这些药物可引起或加重心动过缓并产生症状者

C、因窦房结变时性不良导致而引起症状者

D、不明原因晕厥,排除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

E、急性心肌梗死时的显著心动过缓

F、无症状的患者,包括长期应用药物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

G、虽有类似心动过缓的症状,业已证实该症状并不来自窦性心动过缓

H、非必须应用的药物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