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男,42岁,农民。长期生活在偏远山区,饮食结构较为单一,以自家种植的谷物和蔬菜为主。近一段时间以来,患者感觉身体乏力,时常有心慌的感觉,且容易感冒,恢复时间较长。此外,患者发现自己的指甲变脆,头发也变得稀疏易断。去当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患者的心肌酶指标有异常,免疫力相关指标也偏低。
- 简答题1、该患者的诊断是?诊断依据有哪些?
- 该患者诊断为硒缺乏症。诊断依据:①患者为农民且长期生活在偏远山区,饮食结构单一,以谷物和蔬菜为主,这些食物中硒的含量通常相对较低,容易导致硒摄入不足。②身体乏力:硒缺乏可导致机体代谢功能紊乱,引起乏力。③心慌是由于硒缺乏影响心脏功能,造成心肌细胞代谢异常。④容易感冒且恢复时间长:硒对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缺乏硒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且恢复缓慢。⑤指甲变脆、头发稀疏易断:硒参与蛋白质合成及角蛋白的代谢,缺乏时可影响指甲和头发的正常生长和结构。⑥心肌酶指标异常:硒缺乏影响心肌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心肌酶异常。⑦免疫力相关指标偏低:与硒缺乏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相符合。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简答题2、硒有哪些生理功能?
- ⑴抗氧化功能: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组成成分,GSH-Px具有抗氧化功能,可清除体内脂质过氧化物,阻断活性氧和其他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作用。每摩尔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4g原子的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能特异性地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为氧化型谷胱甘肽,促进有毒的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脂酰游离基等)还原为无毒的羟化物,从而保护细胞膜及组织免受过氧化物损伤,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⑵保护心血管和心肌的健康:调查发现机体缺硒可引起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克山病,硒缺乏还可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导致心肌纤维坏死、心肌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损伤,同时高硒地区人群中的心血管病发病率较低。⑶增强免疫功能:硒可通过上调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受体表达,使淋巴细胞、NK细胞、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cells,LAKcell)的活性增加,从而提高免疫功能。⑷有毒重金属的解毒作用:硒与金属有较强的亲和力,能与体内重金属如汞、镉、铅等结合成金属-硒-蛋白质复合物而起到解毒作用,并促进有毒金属排出体外。⑸其他:硒还具有促进生长、抗肿瘤的作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硒缺乏地区的肿瘤发病率明显增高。研究发现,硒缺乏可引起生长迟缓及神经性视觉损害,经补硒可改善视觉功能障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简答题3、硒的营养学评价有哪些内容?
- ⑴生化检测:通过测定全血、血浆、红细胞、发、尿、指(趾)甲等组织的硒含量,评价硒的营养状况。杨光圻等通过对中国不同硒水平地区膳食硒摄入量、血浆硒和发硒等的测定,提出适用于中国以谷类为主食的膳食硒摄入量对数回归方程式: Log膳食硒摄入量(μg/d)=1.304Log全血硒(mg/L)+2.931 Log膳食硒摄入量(μg/d)=1.624Log血浆硒(mg/L)+3.389 Log膳食硒摄入量(μg/d)=1.141Log发硒(mg/kg)+1.968 根据以上公式,可用全血或血浆或发硒测定值来推算膳食硒摄入量。由于不同地区土壤中硒含量不同,使不同地区同品种食物中硒含量也不同,因而,膳食硒摄入量不宜使用食物成分表中的数值来计算,只能用当地各种食物硒含量实际测定值来计算。⑵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测定:GSH-Px是含硒酶,代表硒在体内的活性形式。因此,通过测定红细胞中的CSH-Px活力,可直接反映硒营养状况。随着硒含量增加,GSH-PX活性也增高,但当血硒达到1.27μmol/L(0.1mg/L)时,GSH-Px活性达饱和而不再升高,因此,以CSH-Px活性作为评价指标时,仅适用于低于正常硒水平人群。⑶其他:血浆硒蛋白酶-P(Sel-P)、某些组织中的抗氧化酶(TR)活性和硒蛋白酶-W(Sel-W)可作为硒的营养评价指标。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简答题4、针对该患者的情况,应采取哪些治疗措施?
- 针对该患者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措施:⑴营养补充:①补充硒元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硒制剂,如硒酵母片等。同时,也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增加硒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硒的食物,如海产品(如虾、蟹、贝类等)、动物内脏(如肝、肾等)、肉类、蛋类等。但由于患者生活在偏远山区,可能获取这些食物有一定困难,可以考虑在当地推广种植一些富硒的农作物,如富硒玉米、富硒蔬菜等。②均衡饮食:改善单一的饮食结构,增加食物的多样性。除了谷物和蔬菜外,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豆类、奶类、鱼类等。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多吃一些水果,如橙子、苹果、香蕉等,以提高免疫力。⑵心脏治疗:①休息: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轻心脏负担。②监测心脏功能:定期复查心肌酶等指标,观察心脏功能的变化。如果心肌酶持续异常,应进一步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心脏病变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③营养心肌: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营养心肌的药物,如维生素C、辅酶Q10等,促进心肌细胞的修复和再生。⑶提高免疫力:①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②适度运动: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疲劳。③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避免接触感染源。在流感季节,可以考虑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感染。⑷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营养知识,让他们了解硒缺乏的危害以及如何通过饮食和补充剂来预防和治疗硒缺乏症。强调均衡饮食的重要性,鼓励患者改变单一的饮食结构,增加食物的多样性。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硒制剂和其他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提醒患者定期复查,及时了解身体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简答题5、对于生活在偏远山区的人群,有哪些可行的方法来改善饮食结构?
- 对于生活在偏远山区的人群,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改善饮食结构:⑴种植多样化农作物:除了自家种植的谷物和蔬菜,可以尝试种植一些豆类作物,如黄豆、绿豆、红豆等。豆类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可以补充饮食中缺乏的营养成分。种植薯类作物,如红薯、马铃薯等。它们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能增加食物的多样性。考虑种植一些油料作物,如油菜、花生等。这些作物可以提供油脂,满足人体对脂肪的需求,同时也含有一些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⑵发展家庭养殖:养鸡、鸭、鹅等家禽。它们可以提供蛋类和肉类,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且容易获取的食物,能有效改善饮食结构。养羊、猪等家畜。虽然养殖家畜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但可以获得更多的肉类,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⑶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如果山区有野生的坚果、浆果等,可以在合适的季节进行采集。如野生核桃、榛子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微量元素;野生浆果如蓝莓、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山区有一些野生的食用菌,如木耳、香菇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采集食用,它们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⑷食物交换与贸易:与附近的村庄或城镇进行食物交换。可以用自家种植的谷物、蔬菜等换取一些肉类、蛋类、水果等,增加食物的种类。参加当地的集市或农贸市场,出售自家的农产品,然后购买其他所需的食物。这样可以扩大食物的来源,改善饮食结构。⑸推广营养教育:当地政府或卫生部门可以组织开展营养教育活动,向山区居民普及营养知识,让他们了解饮食多样化的重要性。发放营养宣传手册或举办讲座,介绍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搭配方法,指导居民如何合理安排饮食。⑹建立小型食品储存设施:在山区建立小型的食品储存设施,如地窖、仓库等。可以在丰收季节储存一些谷物、蔬菜、水果等,以便在淡季也能有多种食物可供选择。学会一些食物保存方法,如晒干、腌制等,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增加食物的可及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