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病历汇报】 病情 患儿男性,1岁2个月,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经心脏彩超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而入院。患儿自出生后经常感冒,出现咳嗽、发热、呼吸急促,有鼻翼扇动等症状,哭闹时口唇发绀。患儿精神一般,饮食、睡眠、大小便可,会叫“妈妈”,不能行走。无药物过敏史,无家族史,预防接种按计划进行。 护理体查 体温37.2℃,脉搏126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90/55mmHg,体重9kg。营养一般,神志清楚,皮肤黏膜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软,肝脾未触及。胸廓无畸形,胸壁静脉无曲张,肋间隙正常。双肺呼吸音稍粗,无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侧0.5cm处,触诊有震颤。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P2)亢进。 入院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 手术情况 完善术前准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麻醉满意,手术顺利,术中留置气管插管、心包纵隔引流管、导尿管、经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CVC)管。术后转入心外ICU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18h后拔除气管插管,持续心电监护、体温监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24h出入液量,定时监测血气分析、血电解质等,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微量泵泵入强心药物米力农等。患儿病情稳定,术后第3天转入病房,米力农0.5μg/(kg·min)泵入,体温37.8℃,脉搏13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95/55mmHg,SpO98%。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电轴右偏;X线片示双肺充血,肺动脉高压,心影改变,以右心室、左心室为主,符合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缺损(膜周部),肺动脉高压,估测肺动脉收缩压50mmHg,二尖瓣、三尖瓣口见轻度反流。 主要的护理问题 有感染、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可能;清理呼吸道低效;体温升高;知识缺乏。 目前主要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吸氧、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补液、抗感染、护心等对症、支持治疗;雾化吸入、拍背体疗、吸痰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微量泵泵入米力农,增强心功能;记录24h出入量,控制入量,减轻心脏负担;口服强心药、利尿药、补钾药物。
简答题1、室间隔缺损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如何?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2、如何做好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呼吸道的管理?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3、为了预防手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4、如何向家属进行出院指导?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