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病例摘要】 潘某某,男,50岁,已婚,农民。2002年2月13日初诊。 平素嗜酒。胃脘部疼痛15年,每因劳累、饮食不调发作或加重。先后服用吗丁啉、雷尼替丁、逍遥丸、三九胃泰等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7天前因劳累出现胃脘部隐痛,伴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结,空腹时疼痛加重,进餐后疼痛消失或减轻,遂来诊。 查体:T36.7℃,P74次/分,R18次/分,BP115/75mmHg。神志清,体态偏瘦,舌质红,苔少,脉细。剑突下压痛。 辅助检查: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发现一处0.3cm×0.8cm溃疡灶。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请与真心痛相鉴别(中医执业医师)。
- 患者姓名:潘某 性别:男 年龄:50岁 职业:农民 婚况:已婚 主诉:胃脘部疼痛15年,加重7天。 现病史:患者15年前出现胃脘部疼痛,每因劳累、饮食不调发作或加重。先后服用吗丁啉、雷尼替丁、逍遥丸、三九胃泰等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7天前因劳累出现胃脘部隐痛,伴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结,空腹时疼痛加重,进餐后疼痛消失或减轻,遂来诊。 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平素嗜酒。 体格检查:T36.7℃,P74次/分,R18次/分,BP115/75mmHG。 一般情况:神色:无异常;形态:形体消瘦;语声:无异常;气息:无异常;舌象:舌质红,苔少。脉象:脉细。 皮肤、黏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 头部及其器官:无异常 颈项:无异常 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无异常 腹部(肝、脾):剑突下压痛 二阴、脊柱四肢:无异常 神经系统: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发现一处0.3Cm×0.8Cm溃疡灶。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胃脘疼痛为主症,诊断为胃痛。患者长期嗜酒而致胃痛,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失濡养,故见胃痛隐隐。阴虚津少,无以上乘,则口干咽燥,阴虚液耗,无以下溉,则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燥,舌质红苔少,脉细,为阴虚内热之征。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当与真心痛相鉴别,后者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 西医诊断依据: 1.有胃脘部隐痛症状,空腹时疼痛加重,进餐后疼痛消失或减轻; 2.体格检查有剑突下压痛; 3.胃镜:十二指肠球部发现一处0.3Cm×0.8Cm溃疡灶。 西医鉴别诊断:应与慢性胆囊炎鉴别,后者疼痛与进食油腻有关,位于右上腹,并放射至背部,伴发热、黄疸,B超或内镜下逆行胆道造影可诊断。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胃痛 中医证型诊断:胃阴亏虚 西医诊断:十二指肠球溃疡 治疗方案: 中医治法:养阴益胃。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北沙参10G 麦冬10G 当归10G 生地黄30G 枸杞子12G 芍药30G 甘草9G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及方法:1.完善相关检查,规律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戒酒,休息。 2.Hp(+)者根除Hp治疗。 3.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避免用引起溃疡的药物,如NSAID。 4.必要时手术治疗。 签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