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患者,男性,18岁。因“全身乏力2个月,发现皮肤出血点2周”入院。2012年5月下旬,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之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头晕、嗜睡,当时未在意。2012年7月16日,患者四肢皮肤出现出血点,且逐渐加重,就诊于北京人民医院血液科。查血象示:白细胞(WBC)27.0×10⁹/L,血红蛋白(Hb)71g/L,血小板(PLT)4×10⁹/L。分类可见幼稚细胞,骨髓穿刺检查示:骨髓增生Ⅲ级,原始淋巴细胞占92%。经骨髓涂片、免疫分型、基因等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急诊科予间断输注红细胞及血小板。为方便治疗,于7月25日就诊于本院,门诊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间断发热,体温最高达38.2℃,活动后心悸、气促,输血后好转,无明显关节疼痛。患者食欲减退,大便干,每日1次,小便无异常改变。夜休差,体重无明显改变。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38℃,P74次/min,R18次/min,BP136/70mmHg,神志清楚,背部可见数个出血点,双侧颌下可触及5个黄豆至花生米大的淋巴结。头颅无畸形,颈无抵抗,胸骨压痛(+),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4次/min,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24.0×10⁹/L,血红蛋白(Hb)87g/L,血小板(PLT)22×10⁹/,L,中性粒细胞(N)2.48%,淋巴细胞(L)92.82%,可见大量幼稚淋巴细胞。骨髓穿刺检查提示原始淋巴细胞占92%;腹部B超示脾大(16.4cm×4.5cm)。入院后遵医嘱给予白血病护理常规护理,进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半流食为主。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肝、支持、对症治疗。于7月27日开始使用COPD方案联合化疗,同时应用水化、碱化、止吐等药物治疗。化疗期间患者恶心、呕吐症状不明显,但仍乏力、嗜睡,精神差,常规检测血象,给予血小板、悬浮红细胞输注。化疗第7天,患者复查血象白细胞1.39×10⁹/L,遵医嘱给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μg皮下注射,每日2次,8月12日患者出现双手指尖麻木、脱发现象,给甲钴胺静脉注射。化疗期间患者食欲有所下降,上腹部有饱胀感,体温不高,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及紫癜。8月24日第1疗程化疗结束,患者出院。出院时复查血常规:白细胞(WBC)6.39×10⁹/L,血红蛋白(Hb)117g/L,血小板(PLT)65×10⁹/L,中性粒细胞(N)62.54%,淋巴细胞(L)22.8%。
简答题1、患者体温过高,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2、患者有乏力的症状,应采取哪些措施?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3、患者化疗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