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1.现病史   患儿,女孩,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因“上学4月来上课拒绝回答老师的提问”来院就诊。患儿出生时一般情况可,母乳喂养到6个月,妈妈上班后由奶奶照顾。11个月会走路,1岁时会讲话,在家中与爸爸、妈妈、奶奶相处甚好。从小比较娇生惯养,家中来了客人,从不喊一声,一个人玩或干脆走开,但家人一直因孩子性格内向,胆小、害羞未加以重视。三岁时上幼儿园,在幼儿园时很听话,能一起参加集体活动,可是几乎不与小朋友说话。在路上遇到小朋友,别的孩子都会互相招呼,可是患儿看都不看别人,躲在家长身边一言不发,等别人走开了,会告诉家长那个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喜欢跟谁一起玩等信息。家长曾要求患儿与人交流,在家说得好好的,可是一出家门患儿就不再讲话。上小学后患儿从不与任何同学讲话,也不回答老师的问题,但能听课,也能按要求做语文、数学作业,成绩中等。回家后仍能讲话及玩耍,与一般儿童无异,但不与其他小朋友玩。对父母感情好,与奶奶也甚为亲密,未发现精神异常。 2.既往史   否认重大躯体疾病史。 3.个人史   患儿系足月顺产,幼时生长发育正常,11个月会走路,1岁时会讲话。病前性格内向。 4.家族史   否认两系三代以内精神障碍史。 5.体格检查   无异常发现,发育营养良好,躯体及神经系统未查及阳性体征。 6.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头颅CT、脑电图正常,智商测定正常,血常规、生化常规等未见异常。 7.精神检查   (1)意识:清晰。   (2)仪态:整洁,衣着得体,无怪异姿态。   (3)面部表情:神情紧张,与之交流时与检查者缺少眼神交流,一直拉着妈妈的手。   (4)接触交谈:接触被动,与其交流一言不发,偶以点头摇头示意,反应正确,但问其具体问题便不做任何反应,一句话都不讲,一直看着妈妈或奶奶,走出诊室后立马与家人说话,口齿清晰,表达适切。   (5)情感:情绪显得害羞,一直依偎在妈妈身边。   (6)感知觉:缄默不语,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   (7)思维:缄默不语,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内心活动无法洞悉。   (8)意志行为:从进入诊室后一直拉着妈妈的手,看着妈妈或奶奶,依偎在家人身边,在慢慢熟悉环境后,可以自行去玩诊室里的玩具。   (9)睡眠:据家人介绍,患儿在家生活作息规律,现在仍与奶奶一起睡,睡眠质量好。   (10)食欲:可。   (11)智能:可用笔写数学题,家人介绍,患儿在校的作业完成质量好,测验考试成绩在班级属于前十名。   (12)自知力:部分。 8.治疗经过   刚开始老师建议家长咨询,但家长的反应是孩子从小就胆小,适应环境能力不强,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好了。因为孩子的问题属于典型的选择性缄默,如果不及时了解并妥善处理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家庭评估中咨询师取得家长信任,与家长建立统一的治疗联盟,后来家长讲了家里一些具体情况:上幼儿园后,孩子父母感情出现问题,常常争吵,看到妈妈经常不开心哭泣,懂事的孩子经常安慰妈妈,提醒妈妈添衣服,但性格比原来急躁,心情不好时更不愿意讲话。
简答题1、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2、该患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3、该患者的处理方案及理由是什么?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