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病例摘要: 林某,女,5岁。 患儿3天前因发热,咳嗽,咀嚼时有酸涩感,经用链霉素、鱼腥草等治疗两天,症状加重来诊。证见两侧腮部肿如鸡卵大,皮色光亮,边缘不清,触之腮部灼热胀痛,拒按,咀嚼困难,憎寒壮热,体温38.6℃,咳嗽痰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发颐相鉴别。
  • 主诉:发热伴腮部肿痛3天。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患儿临床主症为发热,两侧腮部肿痛,边缘不清,故诊断为痄腮。时邪侵犯足少阳胆经,与气血相搏,循经上攻,凝滞于耳下腮部,致腮部肿胀疼痛;邪毒郁于肌表,则憎寒壮热;邪毒郁阻经脉,关节不利,致咀嚼不便。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均为邪犯少阳之象。 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 痄腮与发颐的鉴别:二者都可以见到腮部肿痛。区别在于,发颐的腮腺肿大多为一侧,局部红肿灼热明显,疼痛拒按,成脓时局部有波动感,按压腮部可见腮腺管口有脓液溢出,无传染性,常继发于猩红热、伤寒等细菌感染性疾病之后,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本病可复发。而痄腮初病时有发热、头痛等前驱症状,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日又累及对侧,肿大部位边缘不清,皮色不变,触痛,有弹性感,腮腺管口早期可有红肿,可出现吞咽困难,该病具有传染性。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痄腮 中医证候诊断:邪犯少阳证 中医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方剂:柴胡葛根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