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小张一家在周末进行家庭聚餐,准备了很多家常菜。其中有一道菜是用储存时间较长且已发芽的马铃薯制作的土豆丝。聚餐后几个小时,小张和家人陆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小张感到咽喉部瘙痒、烧灼感,接着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其他家人也有类似的表现,有的还出现了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
简答题1、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饮食史,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有哪些?
  • 最可能的诊断是发芽马铃薯中毒。诊断依据包括:患者食用了储存时间较长且已发芽的马铃薯,餐后几个小时出现咽喉部瘙痒、烧灼感,随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还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神经系统症状。饮食史与典型的中毒症状相结合,支持发芽马铃薯中毒的诊断。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简答题2、食用发芽马铃薯中毒的机制是什么?
  • 发芽的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龙葵素是一种有毒生物碱。当人体摄入龙葵素后,它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导致胃肠道炎症反应,从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此外,龙葵素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导致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龙葵素还会抑制呼吸中枢,危及生命。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简答题3、针对这种中毒情况,应采取哪些治疗措施?
  • 首先,应尽快催吐,可让患者大量饮水后,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部,促使胃内未消化的马铃薯排出。然后进行洗胃,可选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清水洗胃。洗胃后给予硫酸钠或硫酸镁等导泻剂,促进肠道内毒物排出。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使用胃复安等止吐药缓解恶心、呕吐症状;对于腹痛患者,可使用山莨菪碱等解痉药。若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可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₁、B₁₂等。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简答题4、为避免此类中毒事件的发生,在储存和食用马铃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为避免此类发芽马铃薯中毒事件的发生,在储存和食用马铃薯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⑴储存方面:1)选择合适的储存环境:马铃薯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因为阳光会促使马铃薯发芽。同时,要远离热源,如暖气、炉灶等,高温环境会加速马铃薯的发芽和变质。可以将马铃薯放在纸袋或木箱中,保持空气流通。不要使用塑料袋储存,因为塑料袋会阻碍空气流通,导致湿气积聚,增加发芽的风险。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马铃薯的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发芽、变绿或腐烂的马铃薯。一般建议每周检查一次。如果发现有个别马铃薯发芽,应立即将其取出,避免影响其他马铃薯。3)控制储存时间:尽量不要长时间储存马铃薯。一般来说,马铃薯在适宜的储存条件下可以保存几个月,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发芽和变质的风险会增加。因此,建议根据家庭的食用量合理购买马铃薯,避免大量储存。⑵食用方面:1)仔细挑选:在购买马铃薯时,要选择表皮光滑、无损伤、无发芽和变绿的马铃薯。避免购买有异味或质地变软的马铃薯,这些是变质的迹象。如果是在农贸市场购买,要选择新鲜的、刚出土的马铃薯,这样的马铃薯发芽的可能性较小。2)正确处理发芽马铃薯:如果发现马铃薯发芽,应将发芽部位及周围1-2厘米的部分彻底挖除。挖除后的马铃薯要充分浸泡在水中,以去除残留的龙葵素。浸泡后的马铃薯在烹饪时要确保充分煮熟煮透。高温可以破坏一部分龙葵素,但不能完全消除,因此发芽的马铃薯最好不要食用。3)避免食用变绿的马铃薯:马铃薯变绿是由于接触阳光后产生了叶绿素,同时也会伴随着龙葵素的增加。变绿的马铃薯即使没有发芽,也含有较高的龙葵素,不应食用。如果马铃薯只是表皮部分变绿,可以将变绿的部分削去较厚一层,然后再进行烹饪。但如果整个马铃薯都变绿,应果断丢弃。4)注意烹饪方法:烹饪马铃薯时,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如煮、蒸、烤等,确保马铃薯熟透。不要生吃或凉拌马铃薯,因为生的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较高,容易引起中毒。在烹饪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醋,因为醋可以中和一部分龙葵素,降低中毒的风险。但这并不能完全消除龙葵素,所以仍要注意马铃薯的质量和处理方法。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