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有哪些?
  • (1)出血:肾移植患者术后可发生移植肾的血管出血和创面出血。 1)表现:常见于术后72小时内,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迅速下降及CVP降低,出现血尿,伤口引流管瞬间有大量鲜血涌出或者伤口敷料有较多渗血。有时因血凝块堵塞引流管,仅有少量甚至没有血性液体排出,表现为局部包裹性肿块。血常规示红细胞数量及血细胞比容明显下降。 2)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外周循环情况、伤口和各引流管引流情况,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正确记录每小时出入量,特别是尿液量及颜色的变化;按时送检和查询血常规等检验结果。 3)防止血管吻合口破裂:①采取适当体位:术后平卧24小时,要求移植肾侧下肢髋膝关节水平屈曲15°~25°,禁忌突然改变体位;②指导活动: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术后第3天可根据病情协助其下床活动,活动量以逐渐增大为原则:③保持排便通畅以避免腹压增高。一旦发现出血征象,应保持输液通畅,加快补液速度,并及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2)感染:是器官移植后最常见的致命并发症。肾移植术后以并发肺部感染和败血症的病死率较高。 1)表现:常见感染部位有切口、肺、尿道、口腔和皮肤等。若患者体温逐渐升高,无尿量减少但血肌酐上升,常提示感染的存在。 2)护理:应以预防为主,遵医嘱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做好保护性隔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感染先兆。①严格病房管理和无菌操作:做好病室消毒隔离工作,确保病室符合器官移植病房的感染控制规范要求;患者使用的衣被等物品应灭菌后使用;②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包括口腔、会阴部、皮肤、创口、留置导尿和引流管护理,及时更换渗湿敷料。鼓励患者床上活动,按时翻身叩背,预防肺部感染;③预防交叉感染:医护人员进入病室前应洗手并穿戴隔离衣帽、口罩和鞋。术后早期,患者不宜外出,若必须外出检查或治疗时,应注意保暖,并戴好口罩、帽子;④定期查血、尿、粪便、痰、咽拭子、引流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以早期发现感染病灶。一旦出现疑似感染的症状,遵医嘱应用敏感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及时有效控制感染。 (3)急性排斥反应 1)表现:体温突然升高且持续高热,伴有血压升高、尿量减少、血清肌酐上升、移植肾区闷胀感、压痛及情绪改变等。 2)护理措施:①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释发生移植肾排斥的原因、药物治疗的效果,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以配合治疗与护理;②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肾功能及移植肾区局部情况;③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和基础护理;④遵医嘱正确、及时执行抗排斥的冲击治疗:如甲泼尼龙、莫罗莫那CD3(OKT3)等,及时观察用药效果。MP冲击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腹部及粪便色泽等情况,警惕应激性消化道溃疡的发生;⑤排斥逆转的判断:抗排斥治疗后如体温下降至正常,尿量增多,体重稳定,移植肾肿胀消退、质变软、无压痛,全身症状缓解或消失,血肌酐、尿素氮下降,往往提示排斥逆转。 (4)泌尿系统并发症:肾移植术后早期应观察有无尿漏、移植肾输尿管梗阻、肾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和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等并发症发生。通过观察有无伤口引流管尿液引出、尿量突然减少或无尿、血尿、移植肾区胀痛和压痛、移植肾质地改变、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等来判断有无并发症发生。如有上述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协助进行B超检查,并做好再次手术前准备。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