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男,23岁,因“上腹部不适,黑粪3天,呕血1天”来诊。 既往史无特殊。查体:体温36.5℃,脉搏130次/分,血压115/60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20次/分,皮肤巩膜苍白。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8 g/L,给予输血。30分钟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脉搏150次/分,血压90/45 mmHg,呼吸40次/分,面罩吸氧10 L/min,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85%。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湿啰音,咳粉红色泡沫痰。急查血气分析:pH 7.380,氧分压46 mmHg,二氧化碳分压36 mmHg,碱剩余-2 mmol/L,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73%。
- 多项选择题1.为明确诊断可考虑的检查包括
A、胸部X线片
B、超声心动图
C、气管水肿液蛋白、血蛋白检测
D、献血者和受血者同时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和粒细胞特异性抗体
E、肺动脉导管
F、肺功能检查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2.首先给予的处理包括(提示 胸部X线片:双肺浸润影,气管水肿液蛋白与血中蛋白比例为0.9。超声心动图及肺动脉导管检查排除心源性肺水肿。血红蛋白60 g/L,中心静脉压5 mmHg。)
A、气管插管
B、加快输血速度
C、停止输血
D、适度补液扩容
E、静脉滴注洗涤红细胞悬液
F、积极止血,严密监测血红蛋白变化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3.关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叙述正确的是(提示 经上述处理4天后患者成功脱机,复查胸部X线片提示双肺浸润影完全吸收。)
A、患者的诊断为“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其病理生理表现为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的肺水肿
B、患者的诊断为“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其病理生理表现为肺部毛细血管静水压增加导致的肺水肿
C、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寒战、发热、低氧血症,部分患者伴有低血压
D、患者的诊断为“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其发病机制多数认为供体血含有针对白细胞抗原的抗体或生物活性的成分,导致粒细胞或淋巴细胞活化,引起肺内皮细胞损伤
E、患者的诊断为“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其治疗措施同其他病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部分患者需要机械通气
F、患者的诊断为“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其治疗同心源性肺水肿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关于再喂养综合征,叙述正确的有A、发生于
- 监测胃肠动力的方法是A、肠鸣音B、放射性
- 1、为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及严重程度,需
- 与肌酐清除率相关的因素有A、滤过膜孔径B
- 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2、查体中最常见
- 撤机常用的筛查标准包括A、足够的氧合B、
-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A、毒性反应B、过
- 镇静药丙泊酚的不良反应是A、肌阵挛B、呼
- 属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有A、阿莫西
- 常见确定性紧急人工气道技术包括A、经口气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A、耳毒性B
- 可以监测脑血流灌注的是A、脑电图B、脑灌
- 1、针对该患者的处理措施是2、予以紧急气
- 1、该患者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
- 1、第1周总能量供给量为2、第1周蛋白质
- 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
- 1、患者若行痰培养最可能出现的致病菌是2
-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模式需要设置的参数为A、
- 低流量供氧系统的给氧方法有A、鼻塞或鼻导
- 重症患者的能量代谢特点为A、能量消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