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男性,66岁,因"间断发热1个月,伴胸闷、气促1周"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畏寒、乏力,自服"感冒"药治疗无效。1周后在当地医院就诊,体温38.5℃,诊断不详,给予静脉滴注消炎药3天后好转。停用药物后,仍有间断不规则发热,体温37.5~39.0℃。1周前出现胸闷、气促,尤以活动时明显,无夜间阵发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咯血,亦无胸痛及下肢水肿,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1个月前因牙痛曾予拔牙治疗。吸烟30多年,每天1包,不饮酒。查体:T38.2℃,P104次/分,R24次/分,BP120/80mmHg;意识清楚,自动体位;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不肿大;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4次/分,律齐,第1心音减弱,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增强,心尖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腹平软,无压痛,肝、脾不大,肝颈静脉回流征(-);双下肢无水肿。
- 多项选择题1.患者入院后应常规检查
A、心电图(ECG)
B、血培养
C、血常规
D、超声心动图(UCG)
E、冠状动脉造影
F、24小时动态心电图
G、肝肾功能、电解质
H、心电图运动试验
I、B型钠尿肽(BNP)
J、肺动脉CT血管成像
K、胸部X线片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2.[提示]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109/L, 中性粒细胞比值79%,血红蛋白100g/L, 血小板计数146×109/L。尿常规:蛋白(+), 红细胞(++)。NT-proBNP1040pg/ml。ECG:窦性心动过速, V3~V5导联ST段下移0.05mV,T波低平。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回声增强,瓣上可见点状低回声影, 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左房、左室扩大, LVEF60%。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增多, 心影增大。患者的临床诊断为
A、冠心病
B、窦性心动过速
C、心脏瓣膜病
D、泌尿系感染
E、心功能不全
F、慢性肾炎
G、急性肺栓塞
H、肺部感染
I、先天性心脏病
J、缺血性心肌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3.[提示]入院后给予静脉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口服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 效果不佳,仍有发热, 食欲、精神差。入院第3天突起心悸,伴气促加重。查血压110/76mmHg, 心率140次/分,心律不齐, 心音强弱不等,杂音无明显变化, 双肺底部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ECG: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静脉使用洋地黄和呋塞米后, 症状有所减轻,但仍为心房颤动, 心室率130次/分左右。此时的进一步处理是
A、静脉使用地尔硫䓬
B、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
C、根据血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
D、口服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
E、经食管超速抑制
F、静脉使用胺碘酮
G、加用氯吡格雷
H、加用肠溶阿司匹林
I、静脉使用普罗帕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4.[提示]经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体温降至正常,心房颤动已转复为窦性心律, 但活动后仍有气促,心脏杂音同前。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有散在斑块, 右冠中段狭窄60%。下一步推荐的治疗方案为
A、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B、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联合二尖瓣修复术
C、PCI联合二尖瓣修复术
D、二尖瓣修复术
E、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
F、继续药物保守治疗
G、二尖瓣修复术联合心房颤动迷宫手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1、该患者最可能的主要诊断( )A、
- 下列关于动脉导管三角的描述,哪几项是正确
- 心肺复苏时早期电除颤的原因有A、心脏骤停
- 1、患者最应考虑的诊断为A、急性心包炎B
- 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主要原因( )A
- 心的形态和位置( )A、心的下面借心包
- 1、患者的可能诊断为A、高血压病B、冠心
-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 )A、高血压
- 以下关于心肌炎正确的说法是A、临床上可分
- 原发性高血压心脏左心室肥厚的诊断采用的方
- 肺动脉瓣狭窄指肺动脉瓣、瓣上或瓣下有狭窄
-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2、在急诊室应采
- 1、该病例最可能诊断是2、该病例主要与下
- 关于主动脉弓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起于
- 关于无症状心肌缺血,叙述正确的有(
- 原发性高血压高度危险组标准包括A、高血压
- 1、提示患者的胸痛可能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是
- 1、最可能的诊断是A、药物性心肌病B、扩
- 1、诊断应考虑( )2、入院后应完善
- 1、以下何项方法将使杂音听诊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