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患儿,女,2小时。主诉:体温不升2小时。患儿系1胎1产,胎龄35周,自然分娩,羊水情,分娩顺利,生后apgar评分1分钟7分,5分钟8分,出生体重2350g。生后一般情况欠佳,精神反应差,面色及皮肤青灰,哭声不连续。已开奶,吸吮力欠佳,大小便未解。体格检查:T不升,P 155次/分,R 35次/分,Wt 2350g,一般情况差,营养欠佳,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哭声低弱且不连续,偶有呻吟,面色及皮肤青紫,皮肤弹性差,胸阔对称,呼吸表浅,未见三凹征,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肿大,未闻及肠鸣音,四肢凉,活动欠佳,肌张力弱。 初步诊断及所存在的问题 可能造成的后果 所需的进一步检查 治疗原则及措施
- 初步诊断:早产儿 可能造成的后果: 1.寒冷刺激造成无氧酵解过程增加,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积聚,致代谢性酸中毒,又可使肺部血管收缩,形成恶性循环。 2.可使血糖暂时上升,如低体温持续则体内糖储备过度消耗使血糖降低。 3.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加,它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的结合位点,使血中游离胆红素增加。 4.低体温使肺血管灌注减少,不利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使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增加。 5.可引起寒冷损伤综合,机体出现微循环障碍,血粘滞度增高,凝血机能紊乱等,严重者出现大出血。 6.产生“寒冷利尿”,如低体温持续则血压下降,血流减慢,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产生少尿及无尿,严重者可有氮质血症。 7.对于消化系统可造成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不良。 8.体温低于35℃时反应迟钝,低于33℃时处于半昏迷状态,低于30℃时对外界反应消失。 9.低体温易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易合并感染。 进一步检查包括:血气分析、血常规、血尿素氮、电解质、血糖、血培养、DIC筛选检查、X线胸片、心电图、甲状腺功能。 治疗原则:复温。一般主张逐渐复温,体温愈低则复温愈谨慎。常用方法是先将患儿放入26~28℃暖箱内,每小时提高暖箱温度1℃,直至30~32℃。通常要求在1~24小时内将体温恢复至正常。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换气功能障碍,血气分析特点为 (
- 碘缺乏病的防治措施中,正确的是 (
- 目前最不需要做的检查为
- 关于重症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
- 下列哪些体征及检查结果符合房间隔缺损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的治疗包括
- 心肺复苏中“ABCDE”的“A”, “C
- 患儿,女性,哈族,10月,以发热,间歇性
- 测血压的袖带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
- 应立即采取哪项措施
- 首先应作哪项检查 ( )
- 交界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有 ( )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依据有 (
- 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措施有 (
- 患儿,女,2月,主因皮肤黄染1月余入院。
-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 较严重的新生儿窒息可发生下述哪些情况
- 小儿腹泻重度脱水的失水量为
- 由于新生儿泌尿系统的特点,易出现下列哪些
- 以下那些是哮喘治疗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