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1.现病史   患者,女性,31岁,无业,未婚,因“滥川阿普唑仑2年”来院就诊。患者2012年因失眠服用阿普唑仑助眠,剂量逐渐增加,近1年来剂量增加到60~80粒/d,减药后出现多汗、震颤、烦躁、焦虑、坐立不安、手抖等症状,服药后缓解。2014年4月尝试停药2d,出现时间、人物、地点定向不清,四肢震颤明显,不能行走,否认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等。2014年6月患者尝试自行逐渐减量,目前,用阿普唑仑28~50粒/d,自2014年11月起,患者出现每天服用阿普唑仑同时还饮用200ml19度清酒,自觉目前状况不佳,于2014年12月15日自愿来我院就诊。发病来,患者睡眠欠佳,进食可,近半年体重无明显减轻,两便无殊。无冲动、消极和外跑行为。 2.既往史   否认重大躯体疾病史。 3.个人史   无殊。病前性格内向。不吸烟,饮酒情况见现病史。 4.家族史   否认两系三代以内精神障碍病史。 5.体格检查   BP100/70mmHg,HR96次/min,双手震颤(+),余躯体及神经系统未查及阳性体征。 6.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脑电图检查正常(智商测定正常),血常规、生化常规等检查未见异常。 7.精神检查   (1)意识:清晰,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完整。   (2)仪态:整洁,衣着得体,无怪异姿态。   (3)面部表情:大部分时间显得表情自然,与之接触则显得紧张不安。   (4)接触交谈:合作,主动,对答切题,言语表达流畅、有序。   (5)情感:情感反应协调,情绪显焦虑烦躁,伴有低落,兴趣要求存在,自我评价可,未见消极观念,未见情绪高涨。   (6)感知觉:未引出错觉,幻觉及感知觉综合障碍。   (7)思维:思维连贯,未引出明显思维内容,思维属性障碍及逻辑障碍。   (8)意志行为:意志要求存在。未见消极观念及消极行为,无冲动行为、木僵、违拗等怪异动作。   (9)智能:正常,智力水平与受教育背景相符。   (10)自知力:存在,希望得到很好的治疗。 8.治疗经过   (1)地西泮:第1天:地西泮7.5mg tid起始,根据使用其他催眠药的剂量确定地西泮起始剂量;第2天和第3天:根据患者的戒断症状,对患者的地西泮剂量进行滴定调整,直至控制戒断症状;第4~14天:开始递减地西泮剂量,每天减1粒,直至地西泮停药。   (2)丙戊酸钠缓释片:第1~3天:500mg/d;第4~14天:750mg/d。   (3)米氮平:第1~3天:15mg/d;第4~14天:30mg/d。   (4)舍曲林:第1~14天:50mg/d。   (5)喹硫平:第1~14天:200mg/d。
简答题1、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2、诊断依据有哪些?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3、该患者的处理方案及理由是什么?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