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病历汇报】患者,女性,16岁,主因“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强直10年余”入院。患者2005年9月曾患病毒性脑炎,当时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无肢体瘫痪、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当地医院予更昔洛韦及甘露醇治疗,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出院后患者出现言语减少,发音吐字不清,反应迟钝。2006年3月起患者出现发作性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头、眼向侧偏转,四肢抽搐,偶伴喊叫、小便失禁,发作后不能回忆发作当时的情况,伴有嗜睡、肌肉酸痛,每月发作6~8次,每次持续3~8min。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脑电图示双侧较多散在和阵发θ波及尖波、尖慢波。当地医院予丙戊酸钠每次0.5g、2次/日治疗。服用丙戊酸钠后,患者发作稍有减少,每月仍有2~3次发作。后加用卡马西平每次0.2g,3次/日,患者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每6个月发作1~2次。2012年7月,患者自行减少抗癫痫药物用量,常有漏服,发作频率明显增多,每月发作8~9次,每次发作持续2~3min。患者于2012年9月12日就诊于当地医院,予卡马西平每次0.4g、2次/日,丙戊酸钠每次0.5g、2次/日治疗。2015年6月20日患者入院就诊,诉近1年内每月仍有5~6次发作。患病以来患者记忆力、理解力减退,发音吐字不清,情绪反应幼稚化,偶有冲动、打人。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护理检查体温37℃,呼吸20次/分,心率80次/分,血压116/76mmHg。早期预警风险评分(MEWS)1分,神志清楚,查体欠配合,对答部分切题。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共济可。辅助检查脑电图(图8-1)示:双侧较多散在和阵发高幅θ波、δ波、尖波,右侧更明显,深呼吸后明显增多。头颅MRI平扫(图8-2):双侧额颞叶异常信号,局部脑萎缩。海马MRI平扫(图8-3)未见明显异常。血药浓度:丙戊酸63.14μg/mL,卡马西平8.76μg/mL。 入院诊断脑炎后癫痫。主要的护理问题:(1)有受伤的危险与患者发病突然有关。(2)语言沟通障碍与患者吐词不清有关。(3)有窒息的危险与癫痫发作时口中分泌物增多有关。(4)有走失的危险与患者记忆力、理解力减退,情绪反应幼稚化有关。(5)潜在并发症脑水肿、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气体交换受损、皮肤完整性受损。(6)焦虑与疾病反复并加重,发病突然有关。目前的治疗措施:(1)调整抗癫痫药物治疗方案患者的发作类型为部分性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目前使用卡马西平0.8g/d及丙戊酸钠1.0g/d治疗。血药浓度:丙戊酸63.14μg/mL,卡马西平8.76μg/mL,各抗癫痫药物的剂量均已足量,而发作控制仍不理想,故考虑加用第三种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考虑到患者的发作类型、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予加用左乙拉西坦每次0.5g、2次/日治疗。(2)中心管道吸氧,备吸痰装置和压舌板于床旁。
简答题1、患者癫痫发作时应注意什么?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2、应用镇静类药物时应注意些什么?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