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病情:患者女性,58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疼痛,伴头晕、眼花、乏力,未予重视,以后疼痛逐渐波及腰部和双下肢,疼痛呈持续性,局部轻度肿胀,但无红、热症状,疼痛症状逐渐加重导致活动障碍,以上肢为重。在当地医院就诊,予抗炎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住院。患者发病以来精神差,食欲欠佳,睡眠差,大小便基本正常,体重减轻2kg。既往体建,无家族遗传史,无外伤手术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护理体查: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KPS评分为30分,体重54kg,身高156cm,体表面积1.53m²。发育正常,神志清楚,慢性重病容,贫血貌,平车送入病房,查体合作,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无分泌物,口腔黏膜完整,甲状腺不大,胸骨有轻压痛,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律齐,无杂音,肺部叩诊呈清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可触及,肋下2横指。双上肢疼痛明显,疼痛明显,疼痛评分为7分,活动严重受限。 辅助检查:骨髓穿刺示原幼浆细胞18%;血常规示Hb75g/L,WBC2.5×10⁹/L,PLT90×10⁹/L;尿蛋白(++),尿本-周蛋白强阳性;血沉100mL/h;X线检查示右上臂中、上1/3处骨折,L3~L4压缩性骨折。
- 简答题1、该患者的诊断
- 多发性骨髓瘤(轻链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简答题2、病因是什么?
- 病因不明。在骨髓瘤患者培养的树突状细胞中,发现了与卡波西肉瘤相关的疱疹病毒,这提示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该病毒编码的白介素-6(IL-6)的同系物。人类IL-6可促进骨髓瘤生长,同时刺激骨的重吸收。此种特殊的细胞来源尚不明了。通过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序列和细胞表面标志分析提示为后生发中心细胞恶性变而来。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简答题3、免疫学分型有哪些?
- (1)IgG型:多见,占55%~70%,分泌轻链者占50%~70%,κ/λ比例为2~3∶1。易感染,病程长,高钙血症和淀粉样变较少见,预后在各型中最好。 (2)IgA型:占20%~27%,分泌轻链者占50%~70%,κ/λ比例为1~2∶1。感染较少见。高钙血症明显,合并淀粉样变,出现凝血异常及出血倾向机会较多,预后较差。 (3)IgD型:少见,仅占1%~2%,分泌轻链者占90%,κ/λ比例为1∶9。瘤细胞分化较差,易并发浆细胞性白血病,几乎100%合并肾功能损害,生存期短。 (4)IgE型:罕见,多为λ型。易合并浆细胞性白血病。 (5)IgM型:罕见,易发生高粘滞血症或雷诺氏现象。 (6)轻链型:占20%,分泌轻链者占100%,κ/λ比例为1.2∶1。80%~100%有凝溶蛋白尿,极易出现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和淀粉样变性,预后很差。 (7)双克隆或多克隆型免疫球蛋白型:占2%,亦可为双轻链型。 (8)非分泌型:占1%以下,血中无M蛋白,尿中无凝溶蛋白。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简答题4、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 多发性骨髓瘤是较易发生误诊的内科疾患之一。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骨质疏松”、“骨转移癌”、“腰椎结核”、“肾病”、“复发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病。在诊断时又需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伴发于非浆细胞病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骨转移癌、原发于骨的肿瘤、原发性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病鉴别。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简答题5、该患者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
- 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1)完善相关检查,如血液生化检查等;(2)化疗,硼替佐米+美法仑+沙利度胺为基础的化疗方案。(3)镇痛治疗(硫酸吗啡缓释片);(4)对症支持治疗,止呕、保护胃黏膜、营养支持;(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感染。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简答题6、预防措施是?
- 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的发生与环境、等因素有关,故预防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增强病人的体质,积极治疗慢性疾患,避免射线及化学毒物的接触,对于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首先应避免与致病因素接触,若有接触史或病状可疑者,应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2、患者宜参加适当的经常性活动,以减少脱钙。 3、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 4、注意调理情志,防止七情太过,从而保持气血和畅,阴阳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 5、保持乐观情绪,性情勿大怒、勿大悲伤,注意身体锻炼。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