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病情:患者女性,46岁,主诉无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抽搐10个月余,抽搐时呈屈曲状,神志清楚,约10s后缓解,感右侧肢体酸痛,就诊于当地医院,头部MRI检查结果示左侧基底节区异常。2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伽马刀治疗,后渐出现右侧肢体瘫痪,言语表达困难。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收治入院。起病来患者无神志异常,偶有头痛,无呕吐,精神、食欲可。患者既往体健,无“结核病”“肝炎”,无外伤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特殊嗜好。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同时予以脱水降颅压。入院后第6天在全麻下行开颅探查术+病灶切除术,术毕入ICU监测,2天后返回病房,予吸氧、床旁心电监测,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大小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肢体肌力2~3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留置导尿管于床旁。术后第4天遵医嘱停止给氧,停床旁心电监测,拔出尿管,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护理体查:T37℃,P90次/分,R16次/分,BP110/76mmHg。KPS评分40分,体重60kg,身高155cm,体表面积1.59m²。患者发育正常,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患者主要症状为头痛、失语,右侧肢体肌力2~3级,有癫痫发作史。全身淋巴结无扪及,头颅、五官无异常,呼吸规则,双肺呼吸音正常,无啰音及哮鸣音,心律齐、心音正常,脊柱、外生殖器正常。患者神志清楚,运动性失语,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可。颈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大小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视力正常,无复视,面部痛温觉正常,无面肌抽搐,咀嚼肌无异常,角膜反射、下颌反射、吞咽反射可,右侧肢体肌力2~3级,肌张力偏高,右侧指鼻试验不能完成,右侧巴宾斯基征(+)、膝反射(+++)、凯尔尼格征(—)。 辅助检查:头颅MRI示左侧基底节区占位,周围大片水肿,左侧脑室受压明显,中线明显右移;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谷丙转氨酶78.00U/L,谷草转氨酶42.00U/L;血钾3.79mmol/L,血钠132.2mmol/L。
简答题1、该患者的诊断
  • 脑胶质瘤:患者左侧基底节区病变导致的癫痫发作,以及随后的脑组织占位和水肿。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右侧肢体抽搐、随后出现的肢体瘫痪和言语表达困难,以及头部MRI显示的左侧基底节区异常,考虑诊断为左侧基底节区的肿瘤或其他病变。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特点与脑膜瘤或胶质瘤等病变相符合。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三大类。患者无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抽搐10个月余,无神经麻痹症状、视力下降、失语症等症状,最可能是脑胶质瘤。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简答题2、伽马刀治疗的原理是什么?
  • 伽马刀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放射治疗方法,它使用精确的、高剂量的伽玛射线集中于病变处,以破坏或损伤目标区域的组织。伽马刀的治疗原理可以用“放大镜聚焦阳光”的过程作比喻。通过精确地定位并释放伽玛射线到脑部的目标区域,可以在焦点位置产生高剂量的放射线,而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线剂量则很低,从而最小化对正常组织的损害。在治疗中,由于采用了三维立体定向系统,靶向性非常准确。肿瘤或病变组织置于焦点区,在预定的时间内受到持续的高剂量照射,而肿瘤周围正常组织仅受到瞬间极低剂量的照射,具有“刀”的特征。这种治疗方法达到了不开刀、不流血、无痛苦、高精度的效果。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简答题3、该患者右侧肢体肌力2~3级,右侧巴宾斯基征(+),提示什么?
  • 右侧肢体肌力2~3级,巴宾斯基征(+)提示患者存在右侧锥体束受损,这可能是由于左侧基底节区占位病变压迫所致。巴宾斯基征阳性是锥体束受损的重要体征之一。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简答题4、该患者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
  • 主要的治疗措施:降颅内压治疗;完善各项检查;护肝治疗;拟先行手术治疗,再根据病情行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