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女性,28岁,近2个月常发生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划伤后出血不止,皮肤多处可见青紫色淤斑。
- 多项选择题1.如疑似“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
A、血常规检查
B、尿常规检查
C、肝功能检查
D、肾功能检查
E、淋巴细胞分类计数
F、血涂片白细胞分类
G、凝血检查
H、骨髓涂片检查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发病机制属于( )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速发型变态反应
F、细胞毒型变态反应
G、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H、迟发型变态反应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3.提示:血细胞分析结果显示: RBC3.85×1012/L,HGB102g/L, Hct0.315,MCV81.8fl, MCH26.5pg,MCHC324g/L, RDW-CV22.6%,PLT4×109/L, WBC6.8×109/L。 从血细胞分析结果,可初步认为, 该患者存在( )
A、粒细胞数量减少
B、红细胞数量正常
C、轻度贫血
D、血小板明显减少
E、血小板数量正常
F、严重贫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4.提示:血涂片检查: 未见血小板聚集和卫星现象等假性血小板减少证据。骨髓检查显示: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发育成熟障碍,如优质巨核细胞增加, 且多数巨核细胞体积小,胞质颗粒少, 血小板生成差,有血小板生成的巨核细胞只占5%, 产血小板数量均只有1~2颗。凝血功能检测:PT、APTT、FIB检测结果正常。 支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证据包括( )
A、血细胞计数显示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
B、血细胞计数显示其他细胞基本正常
C、骨髓检查显示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D、骨髓检查显示血小板生成能力较差
E、凝血功能检测未见异常
F、未见造成假性血小板较少的证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免疫胶乳浊度测定法的特点 ( )
- 检测抗体的ELISA方法包括A、双抗原夹
- 下列哪些情况下应对生物安全柜进行现场检测
- 1、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
- 血循环中常见的可溶性黏附分子主要包括A、
- 1、初步诊断应考虑( )A、Lam
- 1、常用于病原体检测和肾炎活检、皮肤活检
- 纯化可溶性抗原的选择性沉淀法包括A、盐析
- 1、根据以上结果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测定电解质的方法有A、化学法B、原子吸收
- 有助于诊断细胞免疫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的
- 1、适用于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的推荐组合是2
- FITC标记抗体常采用哪些方法A、戊二醛
- 散射光分为A、后向角散射B、前向角散射C
- 可用于检测IgM类型的RF的方法 (
- 淋巴细胞的分离方法主要有 ( )
- IgG能与下列哪些分子结合( )。A
- 下面属于B细胞表面标志的是A、CD19B
- 计算机通过储存、计算、分析流式细胞检测到
- 关于对流免疫电泳,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