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如何诊断与治疗氯丙嗪类中毒?
  • 诊断: (1)有用药过量或误用病史。 (2)症状与体征 1)较大剂量:头晕、表情淡漠、软弱、昏迷、嗜睡、神经失常、乱说乱动、流涎、恶心、呕吐、腹胀、黄疸、肝肿大等。 2)过大剂量:心悸、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呼吸困难、瞳孔缩小、昏迷、或腱反射消失、传导阻滞、血和尿改变、贫血等。 3)治疗剂量:①偶尔出现黄疸、肝及淋巴结肿大、哮喘、皮疹、紫癜、粒细胞减少、发热等。②锥体外系症状:震颤、肌肉强直、不自主运动、牙关紧闭、吞咽困难、斜颈、眼旋转等。③其他:面神经麻痹、发音困难、口吃、眼眶周围肌肉痉挛、视力减退、失明、角弓反张等。 (3)尿内氯丙嗪实验阳性。 治疗: (1)急性中毒:①口服中毒最好在6小时内,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洗胃。之后注入硫酸钠导泻。静脉输液维持体液平衡。②防治休克,同时注意防止大量输液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③平卧,尽量少搬动头部,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④对症处理:护肝,抗惊厥,兴奋呼吸等。⑤严重者需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2)长期较大剂量药物引起的中毒:①立即停药。②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后,立即平卧或头低卧位,按摩四肢,输入血浆或右旋糖酐,尽量不用血管升压药,可用去甲肾上腺素,忌用盐酸肾上腺素、阿拉明,因为β受体兴奋而阻抑α受体,导致心脏节律障碍。③出现震颤、麻痹等锥体外系症状时,可用苯海拉明,每次1~2mg/kg缓慢静脉注射,几分钟内症状即减轻,若无效,5~10分钟后重复一次,以后每6小时1次,注射或口服,共24~48小时。④保护肝及其他对症治疗。出现阻塞性黄疸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