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脑电图检查临床应用。
  • 1.帮助脑部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区别脑部疾病是器质性或功能性: (1)帮助癫痫确诊,区别癫痫与癔症或精神病,癫痫脑电图常可见癫痫放电。还可帮助癫痫分型[各类癫痫有特异的脑电改变,如普遍阵挛强直发作时常为棘波放电,失神发作常呈3波/s棘慢综合,婴儿痉挛常为高幅失律,复杂部分性(精神运动性)发作常在颞叶见阵发性高波幅慢波或棘尖波,肌阵挛常为多棘慢波综合……],还可帮助区别癫痫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前者放电常对称同步,后者常见局限灶,放电不对称,不同步)。 (2)帮助鉴别昏迷是否由于安眠药中毒所致,安眠药中毒常见高波幅快活动。 (3)帮助对脑炎的早期诊断,且某些脑炎(如单纯疱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海绵状脑病)有特殊周期波发放,故EEG有助确诊。 (4)帮助区别真性痴呆及假性痴呆。真性者EEG常有异常,慢波增多;假性者正常。 (5)帮助判断癌肿颅内转移。颅内转移常可见局限或弥漫性慢波,亦可有多灶表现。 (6)帮助肝性脑病早期诊断,肝病者EEG出现三相波,提示肝性脑病。其他代谢性脑病有时也可见三相波,应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确诊。 (7)帮助确定晕厥为颈动脉窦过敏性。做EEG时加做压颈动脉窦试验,额叶出现慢波伴心律减慢、血压降低、头晕肢麻等不适。 (8)重复检查有助于脑血管病或脑肿瘤的区别。脑血管病一般数周后好转,脑肿瘤多继续恶化。 2.帮助脑部病灶的定位诊断:EEG有助于区别病变为弥漫性、局限性或多灶性病变。临床定位征不明显时,常用脑电图作为检查颅内病变的筛选手段,故常用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定位。病变在大脑半球近皮质者易定位,一般因其为功能定位,故比CT检查等解剖定位范围大,但不如CT准确。在尚无CT的单位,为进一步造影检查选择鉴别仍有价值,且有时EEG改变先于形态改变利于早期诊断。EEG也可用于脑损伤的定位。 3.帮助了解脑部疾病的演变过程和脑功能状态:重复检查有助于了解病情好转、恶化或复发,如脑瘤术后EEG好转,随访中又恶化提示复发。 4.帮助判断疾病的疗效、估计预后及指导用药:如常用EEG作为判定癫痫疗效的指标,指导治疗是否还应继续或可逐渐减量或停药。各种脑部疾病治疗前后或手术前后EEG对照可了解疗效。脑病或脑炎等病人长期昏迷其脑电低平则提示预后不良。 5.帮助判断脑衰老或发育障碍及脑死亡:提前衰老者表现为不符合年龄的节律慢化,快波增多。发育障碍者慢波频率也常低于其实际年龄应有水平。临床表现昏迷,脑波平直无波,如排除机器故障,除外低温、麻醉药物等在24小时仍不能恢复者,应考虑脑死亡。 6.其他:可帮助判定麻醉深度,以免因抑制过深而不可逆转;可了解其他疾病时脑功能改变,如自发性低血糖发作时EEG可见慢波和/或癫痫放电;甲亢基本节律增快;儿科常用于脑产伤、脑缺氧及脑发育障碍;妇科可用于子痛监测;有时还可用于诈聋、伪盲的判断。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