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针极肌电图临床应用。
  • 1.区别神经源性、肌源性和失用性肌萎缩:神经源性多有自发电位、运动单位数量减少、平均波宽增大、平均波幅增高;肌源性虽有些可见自发电位,但运动单位数量正常、平均波宽减少、平均波幅降低、多相电位比率明显增多;失用性一般只有最大用力波形振幅降低。在神经源性肌萎缩中,对区别脊髓前角、神经根、周围神经病损以及神经根的定位也有一定帮助。 肌电图检查对诊断临床难以鉴别的脊髓性近端肌萎缩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特别有帮助。 2.观察神经再生进程:神经损害早期即使临床检查肌肉无收缩功能,肌电图如发现残留的运动单位,从而可删除完全损害。在恢复期可早期发现神经再生,表现纤颤、正峰波减少及意识用力时出现"新生电位"。随着再生的进展,运动单位增多、波幅增大,最后恢复正常;如追踪观察元进展,说明有再生受阻。因此可作为神经吻合移植术后的客观观察指标。 3.研究肌肉的运动功能:如肢体、躯干肌运动功能,面、喉肌的发音和呼吸功能,消化道、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等。 对上运动神经元病变一般无异常针极肌电图表现。对各种肌源性病变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红斑狼疮等针极肌电图不能做出鉴别。 对检查不能合作者如小儿、神志不清者均不能获得满意检查结果。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