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男性,64岁,因"右下肢静息痛3个月,右
趾破溃不愈合3周"就诊。患者血糖异常30余年,近3个月来,右下肢有发凉感,足部皮肤颜色加深,时有夜间发作性疼痛,抬高患肢和遇冷时加重,无间歇跛行。3周前剪趾甲时不慎剪破了右
趾,此后伤口不愈合,并逐渐加深,反复在当地诊所行局部换药治疗,仍不愈合,疼痛逐渐加重,已明显影响正常行走。既往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目前用药包括阿司匹林、非洛地平、胰岛素。查体:一般情况弱,脉搏79次/分,血压141/88mmHg,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底无干湿啰音,心率79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右股浅动脉搏动减弱,腘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右下肢膝以下皮温降低。右足明显色素沉着。右
趾内侧可见1.5cm×2.0cm溃疡面。
- 多项选择题1.临床诊断是
A、糖尿病
B、糖尿病性足坏疽
C、高血压病
D、下肢动脉硬化症
E、多发性大动脉炎
F、雷诺综合征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2.糖尿病导致下肢动脉病变的病理特点是
A、内膜下脂质斑块形成,巨噬细胞聚集,平滑细胞移行
B、内膜表面点状钙化,呈铺石子路样改变
C、血管中膜环形钙化
D、钙化常累及血管的全程
E、中膜层的钙化病变不含有巨噬细胞和脂质
F、以偏心和溃疡病变多见
G、膝以下动脉病变更多见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3.[提示]检查结果:WBC10×109/L, Ccr56ml/min,肌酸激酶210U/L, 糖化血红蛋白8.5%,双下肢动脉CT: 右髂动脉近段90%狭窄,右胫前、胫后动脉完全闭塞, 腓动脉近段70%及中段85%狭窄,腓动脉与胫前、胫后动脉建立侧支循环。治疗应选择
A、注射用左氧氟沙星
B、右
趾截肢治疗
C、右下肢介入治疗
D、调整胰岛素剂量
E、抗血小板治疗
F、局部清创治疗
G、右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4.[提示]患者于入院第3天,经右肱动脉和右股动脉分别行右髂动脉支架植入术和右胫后动脉、腓动脉球囊成形术。术后右下肢夜间痛消失, 皮温明显改善。但于术后36小时出现全左下肢胀痛、增粗、发凉,膝以下明显可凹性水肿。发生上述情况可能是
A、持续卧床所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B、下肢介入治疗中的股动脉穿刺并发症
C、下肢动脉开通后静脉回流量增加,静脉内压增高导致的水肿
D、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E、肾源性水肿
F、钙通道阻断剂导致的水肿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以下检查方法中哪项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最可
- 男性,60岁, 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6年。
- 心脏骤停早期诊断的最佳指标是A、瞳孔突然
- 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 )A、脊
- 肾血管性高血压最常见病因是A、肾动脉粥样
- 位于主动脉瓣(半月瓣)下方,常因瓣尖脱垂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 1、该患者的诊断是A、房性期前收缩B、继
- 心力衰竭患者首诊的常规检查:A、心电图B
- 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长期治疗包括A、β
- 高血压患者,伴变异型心绞痛,最佳降压药为
- 1、该患者血压低的原因是2、对指导治疗最
- 引起垂体功能全面减退,又无占位表现的是A
- 1、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2、最后确诊应选择
- 肺动脉栓塞抗凝治疗的禁忌证有A、糖尿病出
- 女性,38岁。发现心脏扩大3年, 因充血
- 1、患者入院后可考虑进行哪些检查A、心电
- 有关感染性心内膜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
- 关于房室交界区性逸搏错误的是A、与房室交
- 体检发现上肢血压150/10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