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男,60岁,因“上腹部不适伴纳差、乏力1个月”来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嗳气,烧灼感,疼痛不显,无反酸,纳差,乏力。患者症状间断加重,近1个月体重下降约5 kg。刻下:上腹部闷堵不适,时有嗳气,烧灼感,无反酸,腹痛不甚,大便尚可,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患者既往有胃出血病史30余年,无肝肾疾病及胆囊炎和胆石症病史,无手术、外伤和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入院查体:体温36.2 ℃,脉搏85 次/分,呼吸l8 次/分,血压l20/70 mmHg(1 mmHg = 0.133 kPa)。一般状况可,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心肺(-),腹平软,上腹中有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 多项选择题1.患者入院后应予以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尿常规
C、大便常规+隐血试验
D、心电图
E、腹部B超
F、腹部CT
G、肠镜
H、电子胃镜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2.提示电子胃镜:食管黏膜光滑,血管纹理清晰,扩张度好,齿状线清晰;贲门黏膜光滑,余未见异常,已倒镜观察贲门口;胃底黏膜红白相间,黏液湖量中等,近贲门处可见散在颗粒样增生物;胃体黏膜红白相间,皱襞光整,见少量白色黏液;胃角呈拱形,黏膜红白相间,红相为主,蠕动可,未见溃疡及新生物;胃窦黏膜粗糙,可见散在息肉样增生物;幽门呈圆形,开闭尚可;十二指肠球部无变形,降部未见异常。病理:贲门、胃窦伴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结合症状、体征及相应检查,中西医诊断为
A、腹痛,消化性溃疡
B、腹痛,急性胰腺炎
C、腹痛,功能性消化不良
D、腹痛,急性胆囊炎
E、胃痛,急性胃炎
F、胃痛,慢性胃炎
G、胃痛,消化性溃疡
H、胃痛,功能性消化不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3.西医治疗应遵循的原则是
A、促胃肠动力
B、抑制胃酸分泌
C、保护胃黏膜
D、胃肠减压
E、根除幽门螺杆菌
F、低脂低糖低盐饮食
G、抗抑郁
H、胃肠解痉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4.针灸治疗该病主穴是
A、脾俞
B、公孙
C、神阙
D、足三里
E、太溪
F、内关
G、太冲
H、中脘
I、三阴交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5.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对应的主方为
A、饮食积滞型:保和丸
B、脾胃虚寒型:黄芪建中汤
C、肝郁脾虚型:痛泻药方
D、胃阴不足型:一贯煎
E、湿热中阻型:清中汤
F、寒邪客胃型:良附丸
G、瘀血内停型:丹参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6.患者出院后应注意
A、随访
B、规律饮食,戒烟酒
C、慎用NSIDE类药物
D、6个月行一次胃镜检查
E、1~2年行一次胃镜检查
F、适当选用中药调理
G、坚持服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
H、避风寒,畅情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阳跷脉的主要病证有A、癃闭B、肢体筋脉出
- 1、患儿发生抽搐的原因可能是2、结合该病
- 太冲穴可以主治A、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
- 1、还需进一步了解的信息有2、相应的治则
- 1、诊断应首先考虑2、首选的治疗主方是
-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中的“两筋”指的是A、尺
- 不论何种头痛均可选取A、合谷B、足三里C
- 1、患者可诊断为2、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
- 1、此患者的诊断可能为2、需要与相鉴别诊
- 1、患者应首先做的检查是2、提示若流感病
- 下列各脏腑中,与癃闭的发生有关的是A、肺
- 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且不宜深刺的有A、食窦
- 1、诊断应首先考虑2、首选的治疗主方是
- 1、患者的诊断是2、结合该病例,以下叙述
- 不论何种痢疾均可选取A、天枢B、巨虚C、
- 各种不寐均可选取的穴位有A、合谷B、神门
- 位于胆经的募穴有A、章门B、期门C、带脉
- 在下列腧穴中,位于前臂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的
- 1、诊断为尺骨鹰嘴滑囊炎的依据包括2、关
- 不宜拔罐的部位包括A、毛发较多B、皮肤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