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女性,47岁。凝血常规检查结果为:PT:23.1秒(正常参考区间9.6~12.8秒);APTT:32.0秒(正常参考区间20.0~40.0秒);FIB:3.9g/L(正常参考区间2.0~4.0g/L);TT:18.1秒(正常参考区间14.0~22.0秒)。
- 多项选择题1.可能导致该患者的凝血检测结果的原因是
A、早期肝病
B、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
C、血友病
D、DIC
E、使用双香豆素类抗凝剂
F、使用肝素治疗
G、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2.该患者于两年前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长期口服华法林, 请问该患者应定期监测的指标是
A、FIB
B、INR
C、APTT
D、TT
E、ISI
F、FDP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3.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INR为计算值,其需要考虑PT检测试剂的ISI值, 以下描述错误的有
A、INR为凝血酶原检测的国际标准化比率
B、ISI为凝血酶原检测的国际标准化比率
C、INR为检测试剂的国际敏感度指数
D、ISI为检测试剂的国际敏感度指数
E、PTR为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F、PT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4.服用华法林其抗凝作用原理是
A、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功能
B、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裂解纤维蛋白
C、抑制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及抗凝因子的活性
D、增加血小板的聚集功能
E、增加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及抗凝因子的活性
F、增加纤溶酶活性,裂解纤维蛋白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红细胞是携氧的工具,贫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 血管内皮释放的NO的作用有 (
- 1、导致该患者APTT延长的原因应考虑(
- 与获得性血栓前状态相关的基础病变有 (
- 1、为避免术后DVT,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下列组合哪项正确 ( )A、缺失
- 1、其采血部位为A、手指B、耳垂C、足跟
- 不正确的贫血发病机制是A、肾性贫血:造血
-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检测法,注意要点有A、选
- 1、为明确血小板减少原因,可选择的实验室
- 1、根据MCV,MCH,MCHC和RDW
- 1、该新生儿的血型为A、AB、BC、OD
- 1、关于纤维蛋白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 参与血小板聚集和黏附的膜糖蛋白包括(
- 关于血液凝固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有A、原始单
- 下列哪些治疗是正确的( )。A、再生
- 网织红细胞的临床意义,描述正确的是A、放
- 下列哪些符合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 (
- 1、该患者应考虑的诊断可能是A、急性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