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望二便
- 1)大便的形成与脾、胃、肠的功能密切相关,此外,还与肝的疏泄和命火的温煦有关,因此,观察大便的异常改变可以诊察脾胃肠的病变和肝肾的病变,以及病性的寒热虚实。望诊时应注意形、色、质、量的异常改变。 大便清稀水样:多属寒湿泄泻。为外感寒湿,或饮食生冷,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所致。 大便黄褐如糜而臭:多属湿热泄泻。为湿热或暑湿伤及胃肠,大肠传导失常所致。 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如鸭溏:多属脾虚泄泻或肾虚泄泻。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或火不温土,清浊不分所致。 大便如黏胨,夹有脓血:多属痢疾。为湿热蕴结大肠,大肠传导失司所致。其中血多脓少者偏于热,病在血分;脓多血少者偏于湿,病在气分。 大便色灰,溏结不调:多见于黄疸。因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不能下注于肠以助消化所致。 大便燥结,干如羊屎,排出困难:属肠道津亏。多因热盛伤津,或胃火偏亢,大肠液亏,传化不行所致。亦可见于噎膈病人。 大便带血,或便血相混,或排出全为血液:称为"便血"。其中血色鲜红,附在大便表而或排便前后滴处者,为近血(降结肠及其以下部位出血),可见于风热灼伤肠络所致的肠风下血,或痔疮、肛裂出血等。血色暗红或紫黑,与大便均匀混合者,为远血(升结肠及其以上部位出血,可因内伤劳倦、肝胃瘀滞等所致。 2)小便的形成与肾和膀胱的功能有关,此外,还与肺的肃降、脾的运化、三焦的通调和津液的盈亏有关,故观察小便的异常改变,主要可以诊察肾、膀胱、肺、脾、三焦的病变,并可了解津液的盈亏和病性的寒热虚实。望诊时注意观察其色、质、量的变化。 小便清长:见于多属虚寒证的病人。因寒则汗液不泄,无热则津液不伤,水津下趋膀胱,故小便清长量多。 小便短黄:见于多属实热证的病人。因热盛伤津所致,亦可见于汗、吐、下、利伤津的病人。 尿中带血:见于尿血、血淋等病人。多因热伤血络,或脾肾不固,或湿热蕴结膀胱所致。 尿中有砂石:见于石淋患者,多因湿热内蕴,尿中杂质结为砂石所致。 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脂膏:见于尿浊、膏淋等病人。多因脾肾亏虚,清浊不分,或湿热下注,气化不利,不能制约脂液下流所致。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