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室内空气卫生
  • "室内"主要指住宅居室内部环境,从广义上包括了各种室内公共场所、住宅和办公场所。其中包括居住、办公、学习、医疗、体育、交通等人们生活、工作、社交和活动的密闭场所。"室内空气污染"是指除空气正常成分外的其他成分,包括增加的新成分,或原有的正常成分增加,它们的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出了室内空气的自净能力,从而使空气质量发生恶化,对人们的正常活动已造成一定的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的现场调查''是以国家有关室内空气质量的卫生标准为判定依据,了解和掌握某一特定室内的空气状况(污染物种类、水平、变化规律),以及污染物对室内人员的健康效应,探索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与卫生部《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255)为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现场调查设计 1.现场调查目的 (1)查明室内空气卫生质量现状,确定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水平与污染物的来源。 (2)研究污染物暴露水平与人体健康效应的关系,为制定相关政策、标准、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3)根据调查结果及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特点,结合已有的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制定合理、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室内污染控制对策与措施。 2.调查内容与方法 (1)现场观察:观察现场的室内外环境状况,包括室外环境状况、室内现场所在的建筑物结构、建筑层数、建筑时间、现场朝向、通风情况、施工装修情况、人员密度等。 (2)室内空气污染来源调查:根据室内空气污染来源不同,将其分为室外污染来源与室内污染来源。 1)室外污染来源:室外污染来源极广,以污染物的运动特性可将污染源分为固定污染源和不固定污染源。固定污染源包括:烟囱、停车场、工业排气管等。不固定污染源包括汽车,火乍及飞机等交通工具。排出的污染物不仅对环境空气造成影响,而且通过门、窗、管道的缝隙等途径进入室内,造成室内空气的污染。 2)室内污染来源: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的室内污染来源较多,并且持续存在。因此在开展室内空气质量调查时,应对污染源的特点,污染物的种类、污染水平及释放特点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如:北方在冬季施工时加入的防冻剂等建筑物材料的种类;建筑物地层中是否含有放射性氡及其子体;油漆、涂料、人工木制板材、建筑材料砖块、泡沫填料等室内用装饰装修材料;室内用燃料,包括固体燃料(煤、炭)和气体燃料(天然气、煤气、石油液化气);化妆品、护肤品、洗发护发类产品等日用化学品;微波炉、电磁炉,电视机、空调、音响等家用电器造成的电磁波辐射;空调系统中的生物性污染;室内人员数量及活动造成的污染;以及噪声、静电干扰等等。 (3)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采样点的选择、采样时间和频率、检测指标、采样方法和仪器、质量保证措施、测试结果和评价。 1)采样点的选择:由于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低,空气流动性大,污染物随空气的流动扩散,造成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差异,在一定的条件下采样得到的结果只代表此条件下的空气浓度,因此为了获得室内空气浓度的代表性结果,采样点的数量应根据所调查的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 采样点的数量:应根据所调查的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原则上小于50㎡的房间设1~3个点50~100㎡的房间设3~5个点;100㎡以上的房间至少设5个采样点。 采样点分布:一般设在房间的对角线上或呈梅花式均匀分布。且应避开通风口,距墙壁的距离应大于0.5m。 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相一致。相对高度0.5~1.5m之间。 2)采样时间和频率: 由于同一个采样点采样持续时间不同,测出的浓度差别很大,在采样时间上应根据人体活动接触时间选择1、8、24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值。1小时平均值用于特定条件下评价,采样时间不能低于45分钟,8小时平均值常用于职业接触评价,采样时间不能低于6h,24h平均值常用于环境接触评价,采样时间不能低于18小时。如果对某室内空气进行一年时间内平均浓度的变化调查时,至少应采集3个月样品进行分析。 3)调查指标的选择:根据调查地点所处的地理位置,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室内用燃料、家用电器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确定调查指标。 常见的指标: 化学性指标:甲醛、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并[A]芘、可吸入颗粒物。 生物性指标:菌落总数。 放射性指标:空气中放射性氡。 室内微小气候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调查时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新风量等调查指标不容忽视。 4)采样方法与仪器的选择:选择采样方法时,应根据污染物在空气存在状态和特点,选用合适的采样方法。如对某室内环境调查时,可先采用筛选法采样,即采样前关闭门窗12小时,采样时关闭门窗,至少采样45分钟。当筛选法采样检验结果不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时,必须采用累积法采样,即按照年平均值、日平均值、8小时平均值的要求采样。选择采样仪器时,限据不同的污染物特点选择仪器,但仪器噪声应小于50DB(A)。 (4)人群健康调查:人群健康调查是反映室内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最直接的科学依据。由于室内环境因素种类多,污染来源广泛、污染物持久存在、人群长期暴露,使得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错综复杂。加之目前人群污染物接触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和易感性生物性标志物的确认性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要确切找出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因果关系,难度相当大,必须积累大量准确数据的调查才可下结论。因此室内空气卫生质量调查应根据人群健康调查目的,明确调查范围、调查对象、研究方法,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人群健康调查方案。 1)调查范围:根据空气卫生质量调查结果及对人群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室内空气环境确定调查范围。同时选择未产生人群健康不良影响的室内环境作为对照组。 2)调查对象:必须将来自于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或危害的室内空气环境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原则应选自在本地工作或居住3年以上。避免职业暴露、服用药物、吸烟、饮酒等嗜好,以及非室内空气污染等混杂因素的干扰。而且性别、年龄、居住年限、职业种类、生活习惯及经济水平均应大致相同的人群。 3)观察指标:反映健康效应的指标很多,包括收集疾病资料、儿童生长发育资料、临床体检和询问自觉症状、生化指标、生理功能指标、免疫指标等等。如收集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资料,包括肺癌、咽炎、喉炎等。儿童生长发育的资料,如身高、体重、胸围和智商等指标。询问自觉症状感觉,包括眼刺激、呼吸道刺激等感官症状。 3.调查表调查表应包含室内空气质量调查和人群健康调查两部分。 室内空气质量调查表包括环境因素,如:周围建筑物情况,是否存在固定污染源(停车场、烟囱等);燃料使用情况(包括家庭炊事模式、取暖、燃料种类);室内门、窗、空调系统的新风口与出风口数量;通风习惯(每日开窗通风次数、时间);装饰装修材料、家具的数量及品牌;室内人员情况(包括人员数量、是否吸烟及吸烟数量)。 人群的健康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年限、吸烟与否及吸烟量、饮食习惯、职业接触史、身体健康情况(主观感觉症状、过敏史、疾病史)等,总之不同的调查应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调查内容。 4.调查步骤 (1)制定完整调查方案,首先明确调查目的与特定现场。 (2)确定调查指标:包括空气质量与人群健康指标。 (3)明确调查人群:包括特定环境人群与对照组人群。 (4)拟定调查表:分别拟定出空气质量与人群健康调查表。 (5)拟定调查时间:如某日、某季节或某时间段。 (6)培训调查员:对参加该项目调查的相关人员(包括调查与采样人员)进行培训。 (7)预调查:室内空气质量调查不宜开始就进行大规模采样、分析及人群健康调查,避免费时、费力而得不到调查结果。应在小范围内进行部分预试验,其中包括空气污染状况调查、人群健康调查等、在预试验调查工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为大规模调查奠定基础。 (8)现场调查: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调查方案进行现场调查。 (9)资料汇总:将现场调查结果与检测结果汇总,录入计算机。 (10)利用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 (11)撰写调查报告。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