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女性,12岁, 鼻出血,躯干及四肢淤点淤斑, 发病前2周有感冒史,脾不肿大, 血小板20×109/L,出血时间12min, 凝血时间正常,束臂试验阳性, PT正常,骨髓象增生, 巨核细胞增多,幼稚型巨核细胞0.40, 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缺少,诊断为
A、再生障碍型贫血
B、急性ITP
C、急性白血病
D、过敏性紫癜
E、慢性ITP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患者,女性, 16岁,近三天双下肢伸侧出
- 下列选项中,淋巴瘤临床分期错误的是A、Ⅰ
- 患者男性,18岁, 皮肤淤斑、乏力、发热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作骨髓穿
- 1、本患者的诊断为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
- 以下关于霍奇金淋巴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 男性,56岁,左颈淋巴结肿大,伴发热,检
- 关于铁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铁化合物
- 体内缺铁初期的最早、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A
- 关于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确的是
- 下列选项中,属于再障性贫血的最常见发病因
- 患者,女性, 21岁,反复出现双下肢紫癜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少出现A、肌肉血
- DIC发病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哪项A、凝血酶
- 关于贫血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婴儿、儿
- 关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
- 对于恶性淋巴瘤,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A、
- 关于急性ITP,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多见
- 女,24岁, 月经增多伴发热1周。Hb6
- 急性型DIC高凝期患者的治疗原则除消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