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及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步骤及术后处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 髓内钉固定: (1)手术步骤:①通常使用手术床的牵引装置牵引,根据骨折的不同平面,可方便地纠正肢体的内收、外展等畸形。术中如果骨折移位较大,闭合复位失败,则要做切开复位的准备;②在股骨大转子顶点近端做3~5cm纵向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臀中肌,显露大转子及犁状窝;③根据不同的髓内钉设计选择大转子顶点或犁状窝为合适的进针点,用C臂机透视确保进针点在正、侧两个平面上均在股骨髓腔中央;④沿导针方向,空心钻打开近端股骨。透视下将可屈曲的带球形头的导丝放入骨髓腔。扩髓钻扩髓,直径每次增加0.5mm,直至扩髓钻通过股骨峡部直到阻力消失。扩大后髓腔的内径应比选择的髓内钉的直径大1~1.5mm。将选择好的髓内钉与打入器牢固固定,平稳置入髓内钉达到预置位置,钉的近端与大粗隆平齐或刚刚在其下方;⑤按照不同的设计,将近端和远端的交锁钉分别进行固定。 (2)术后处理:①髓内钉固定不牢固时应加用外固定;②术后伤肢下垫软枕抬高;③高龄患者可预防性应用抗血栓药物;④麻醉恢复后即可行足趾及踝关节的活动锻炼;⑤鼓励患者尽早伤肢不负重下床活动;⑥复查影像显示有足够骨痂时可完全负重,骨折愈合后1.5~2年可考虑取出髓内钉。 钢板螺钉内固定: (1)手术步骤:①大腿外侧入路,以骨折部为中心做直切口,按固定钢板长度确定切口的长度。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阔筋膜,将股外侧肌向前掀起,大约每隔3cm便有垂直于股骨干的血管穿支,将其切断后结扎肌肉端。显露骨折端及所需长度的骨质,尽量减少骨膜剥离范围;②清除骨折端内被锐利骨折缘刺伤的软组织碎块及嵌压骨折端的血块、软组织,复位骨折端,克氏针或持骨器等临时固定;③钢板置放于骨折部位外侧面,钢板中段对准骨折线。根据骨折的个性,选择加压、中和、桥接等方式钢板固定。钻孔,测深,在骨折远近段分别拧入合适长度的固定螺钉,旋至松紧合适;④生理盐水冲洗术后,止血,放置负压引流,逐层缝合。 (2)术后处理:①术后伤肢下垫软枕抬高;②高龄患者可预防性应用抗血栓药物;③麻醉恢复后即可行足趾及踝关节的活动锻炼;④对于横行或短斜形骨折的患者,两骨折块间能达到稳定,术后几天即可开始行走,当骨折为粉碎性,建议进行2~3个月的部分负重以使骨痂形成,复查影像显示有足够骨痂时可完全负重。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