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 临床子宫收缩乏力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两种类型,根据发生时间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其特点为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宫缩时宫腔内压常<15mmHg,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每10分钟宫缩<2次;宫缩高峰时,宫体隆起不显著,不变硬,用手指按压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所以又称为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此种宫缩乏力多属继发性宫缩乏力,即产程开始时子宫收缩正常,产程进行到某一阶段(多在活跃期或第二产程时)宫缩减弱。此类子宫收缩乏力常见于中骨盆与骨盆出口平面狭窄、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等,因使梗阻性难产,表现为子宫收缩力较弱、产程进展缓慢,可使产程延长甚至停滞。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多见于初产妇,特点为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宫缩的兴奋点不是起自两侧子宫角部,而是来自子宫的一处或多处冲动:子宫收缩波由下向上扩散,收缩波小而不规律、频率高、节律不协调:宫腔内压力达20mmHg,宫缩时宫底压力不强,而是子宫下段强,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也不完全松弛,所以又称为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这种宫缩不能使宫口如期扩张,胎先露部不能如期下降,属于无效宫缩。此种宫缩乏力多属于原发性宫缩乏力,即产程开始即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故需与假临产鉴别。 (3)产程曲线异常:产程进展的标志是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临床上对以上两个指标监护和识别的重要手段主要依赖于产程图。分娩过程中,将动态监护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的记录连线所形成的曲线图称为产程曲线。观察产程曲线,可以监护产程和及时识别难产。宫缩乏力导致的产程曲线异常有以下8种。 1)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大3cm称为潜伏期,初产妇潜伏期正常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 2)活跃期延长:从宫口开大3cm开始至宫口开全称为活跃期。初产妇活跃期正常约需 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超过8小时称为活跃期延长。 3)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称为活跃期停滞。 4)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分娩,称为第二产程延长。 5)第二产程停滞: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称为第二产程停滞。 6)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每小时小于1cm,经产妇每小时小于2cm,称为胎头下降延缓。 7)胎头下降停滞:活跃期晚期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达1小时以上,称为胎头下降停滞。 8)滞产:指总产程超过24小时者。以上8种产程进展异常情况,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合并存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