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患者,男性,70岁。左侧颈肩部脓疱伴疼痛2天。患者2天前晨起自觉左侧颈、肩部疼痛,局部红肿,伴有水疱、脓疱,到社区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其院自制外用药物及口服维生素B6,2天后皮疹加重,再次就诊。查体:左侧颈、肩、胸部多处水肿性红斑,表面较多密集米粒至绿豆大小的薄壁脓疱。
简答题1、患者皮损加重可能的原因包括
  • 1.治疗不当:①药物不合适:患者最初被诊断为带状疱疹,并给予了社区医院自制的外用药物及口服维生素B6。如果使用的药物不适合或者剂量不足,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②缺乏针对性治疗:带状疱疹需要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而维生素B6主要用于辅助治疗或改善症状,并不能直接对抗病毒。2.继发感染:带状疱疹皮损易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这些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皮损加重。3.免疫状态:①免疫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可能下降,导致对病毒的抵抗力减弱,从而使带状疱疹病情加重。②基础疾病: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和甲真菌病病史,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简答题2、为确诊应重点询问哪几个方面
  • 1.病史:①发病时间:询问确切的发病时间,了解病情进展的速度。②初始症状:了解最初的症状,如疼痛、红斑、水疱等。③症状演变:询问症状是如何发展的,是否有其他症状出现,如发热、乏力等。2.用药情况:①已用药物:了解患者在社区医院所接受的治疗情况,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的具体名称和用量。②药物反应:询问患者使用药物后的反应,如是否有不良反应或其他不适。③自行用药:询问患者是否自行使用了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3.基础疾病:①糖尿病:了解患者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如血糖水平、是否按时服药等。②甲真菌病:询问患者甲真菌病的治疗情况及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4.个人卫生习惯:①清洁习惯:了解患者的皮肤清洁习惯,是否进行了适当的清洁和保护。②抓挠行为:询问患者是否有抓挠皮损的行为,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继发感染。5.生活习惯:①饮食习惯: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是否有高糖饮食等情况。②睡眠情况:询问患者的睡眠质量,因为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6.近期活动:①外出活动:询问患者近期是否外出,是否有接触过可能携带病原体的人群或环境。②旅游史: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有旅游史,特别是到热带或亚热带地区。7.家族史:询问患者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或其他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简答题3、询问病史,患者诉发病前夜间睡觉时自觉左颈部有小虫叮咬并进行拍打。对该患者的诊断考虑为
  •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隐翅虫皮炎。诊断依据①病史:患者诉发病前夜间睡觉时自觉左颈部有小虫叮咬并进行拍打。②症状:左侧颈、肩部疼痛,局部红肿,伴有水疱、脓疱。③皮损特征:左侧颈、肩、胸部多处水肿性红斑,表面较多密集米粒至绿豆大小的薄壁脓疱,这些特征与隐翅虫皮炎的临床表现相符。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简答题4、引起该患者发病的原因是
  • 1.隐翅虫体液中的毒素:①刺激性毒素:隐翅虫体内含有一种名为坎托丁的刺激性毒素,当隐翅虫受到威胁时,它们会分泌这种毒素以自我防御。②皮肤接触:当人不小心接触到隐翅虫或拍打隐翅虫时,毒素会释放出来并接触皮肤,导致化学性接触性皮炎。2.皮肤损伤:①物理性损伤:拍打或挤压隐翅虫时,可能会导致皮肤轻微损伤,使得毒素更容易进入皮肤。②化学性损伤:隐翅虫体液中的毒素会对皮肤造成化学性损伤。3.免疫反应:部分人对隐翅虫体液中的毒素会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斑、水疱、脓疱等症状。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简答题5、该疾病的临床表现有
  • 主要症状1.红斑:皮损区出现红色斑块,边界清晰。常出现在暴露部位,如手臂、颈部、面部等。2.水疱: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水疱大小不一,从针尖大小到绿豆大小不等。水疱壁薄,易于破裂。3.脓疱:部分水疱可能转变为脓疱,脓疱壁薄,内容物为脓性分泌物。脓疱周围可能有红晕。4.瘙痒和疼痛:皮损区伴有剧烈的瘙痒和疼痛。瘙痒和疼痛的程度可因个体差异而异。5.水肿:皮损周围可能出现轻度至中度的水肿。6.糜烂:水疱破裂后,暴露的皮肤表面可能会出现糜烂。糜烂面干燥后可形成痂皮。7.继发感染:受损皮肤容易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脓疱增多、红肿加重等。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