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结合吴茱萸汤证的相关条文,分析各条的意义所在。
  • 答题要点:《伤寒论》中阐述吴茱萸汤证共三条.各有用意,当明辨之。一为阳明病篇“食谷欲呕”(243),主要例述阳明寒证,以揭示阳明非但热实、亦有虚寒之变证,突出了双向辨证思维。二为少阴病篇“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309).主要从少阴病类似证的角度,揭示少阴寒化危证鉴别诊断的辨证意义。三为厥阴病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378),主要论述厥阴病本证,并与厥阴热证相类比,揭示厥阴肝病,寒有上逆(呕吐)、热有下注(热利)的逆向病机与证型。三条见症有别,但病在肝胃,阴寒内盛,浊阴上逆的病机却是一致的。而吴茱萸汤,主温肝胃,又善降逆,所以异病而同治。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