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患者男,30岁,因胆囊切除术后间断发热、黄疸伴腹痛3个月入院。体查: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查体无异常发现。肝脾肾区无叩痛、无移动性浊音,无振水音。实验室检查:WBC4.5×109/L,N%75.5%,M5.70%,RBC4.52×1012/L,PLT260×109/L,HB138g/L,ESR34mm/h;TBIL42.2μmol/L,DBIL29.8μmol/L,ALT85U/L,AST50U/L,ALP680U/L。入院后给以补液、退黄,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黄染逐渐消退,胆红素逐渐下降。入院6周后,行腹腔镜探查+空肠造瘘术+粘连松解。过程顺利,放置2根腹腔引流管,未输血,手术当日给予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引流通畅,引流液清亮。中心静脉置管7日后,患者突发寒战、高热,体温40.0℃,遂抽取外周血和中心静脉导管血各2套,同时拔除中心静脉置管送导管尖端培养。培养结果:导管尖端培养、外周血培养、中心静脉置管血培养均为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谱完全相同,该患者诊断为鲍曼不动杆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多项选择题1.关于医院感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院感染指入院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来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

B、几乎所有病原体均可引起医院感染,如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等

C、医院肺炎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且是医院感染死亡主要原因

D、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免疫力、基础疾病、诊断和治疗手段等

E、医院感染传播、暴发病原体通常来自单一菌株,与克隆相关

F、医院感染暴发时,流行病学分型可以了解菌株的遗传相关性,描述流行克隆的传播方式,证明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2.下列关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定义,说法正确的是()

A、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B、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C、指带有血管内导管24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

D、指带有血管内导管24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E、指拔除血管内导管24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F、指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3.对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标本采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为短期周围导管留置,采集2套外周血培养,同时拔除导管

B、如为短期周围导管留置,至少采集2套血培养,其中一套静脉血,另外一套自导管或经VAP隔膜采血,2套血培养尽量同时采集

C、如为非隧道式中央静脉导管,至少采集2套血培养,其中一套静脉血,另外一套自导管或经VAP隔膜采血,2套血培养尽量同时采集

D、如为非隧道式中央静脉导管,采集2套外周血培养,同时拔除导管

E、如为隧道式中央静脉导管,采集2套外周血培养,同时拔除导管

F、如为隧道式中央静脉导管,至少采集2套外周血培养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4.对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结果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短期周围导管留置:1套或1套以上血培养阳性,导管尖端培养亦为阳性(菌落计数≥15CFU)并且为相同微生物,提示CRBSI

B、对于短期周围导管留置:2套血培养阳性,为相同微生物,且无其他感染源,提示CRBSI

C、对于非隧道式中央静脉导管:2套血培养阳性,为相同微生物,且导管血培养阳性结果至少早120分钟,无其他感染源,提示CRBSI

D、对于非隧道式中央静脉导管:2套血培养阳性,且两套血培养阳性时间差异小于120分钟,鉴定结果及药敏谱相同,可能为CRBSI

E、对于隧道式中央静脉导管:2套血培养阳性,为相同微生物,且外周血培养菌量比导管血多5倍CFU,无其他感染源,提示CRBSI

F、对于隧道式中央静脉导管:1套血培养阳性,导管尖培养阳性,且为相同微生物及药敏谱,可能为CRBSI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