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阐述重症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 重症肝炎肝实质破坏严重,按病程和病变程度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1)急性重症肝炎:起病急,病程短,发病快,病情凶险,常死于肝衰竭。大多在10天左右。由于肝细胞大量丧失和自溶,肝脏体积明显缩小,仅为正常肝重的1/3~2/3,质地柔软,包膜皱缩。肝切面结构模糊,红褐相间,乃由肝细胞淤胆和血窦扩张充血所致。镜下可见肝细胞多数消失,仅在小叶边缘尚有少量残余,肝小叶内有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肝窦扩张充血,枯否细胞增生,其内含有被吞噬的物质和色素,汇管区及其周围有多量淋巴细胞浸润。病程在10天以上者,可见肝细胞再生和形成,病程超过20天者,肝细胞再生明显,可形成小结节。 (2)亚急性重症肝炎:病程自数周至数月不等。肉眼所见病变与急性重症肝炎者相同,但在肝脏表面和切面均可见到再生结节。镜下见有大块坏死,多呈带状,累及小叶中央及中间带,并常越过小叶与邻近小叶的坏死灶或汇管区相连,形成失去原有小叶结构。肝细胞坏死的范围和形态新旧不一,网状支架塌陷明显,形成较宽的间隔,并有纤维母细胞增生,有的已胶原化。肝细胞内炎性细胞浸润明显,以淋巴细胞、大单核细胞为主。肝细胞再生明显,有假小叶形成,病情稳定后亦易发展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3)慢性重症肝炎:此型肝炎如及时治疗可能治愈或停止进展,病程长者(1年)可过渡为坏死后性肝硬化,镜下见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变的基础上,肝组织出现大块或亚大块性新鲜坏死,同时见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间隔。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