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扁桃体挤切术
  • (一)适应证 1.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呼吸、吞咽及发声功能者。 2.慢性扁桃体炎引起其他脏器病变或与邻近器官的病变有紧密关联。 3.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 4.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 5.原发于扁桃体的恶性肿瘤未扩散者可慎重选择手术,同时应安排序贯计划治疗。 6.白喉带菌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 (二)禁忌证 1.扁桃体肿瘤。 2.各种严重全身性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肾炎、关节炎、精神病等。 3.再生障碍性贫血、紫癜等造血系统疾病及有凝血机制障碍患者。 4.急性炎症发生时,宜在炎症消退2~3周后行扁桃体挤切术;有扁桃体周围炎病史及隐藏型扁桃体者应慎重。 5.妇女月经期前和月经期、妊娠期。 6.在脊髓灰质炎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或地区以及其他急性传染病流行时,也不宜手术。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可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无麻手术应慎用。 1.嘱患者尽量张口,较大儿童及成人能合作者,可不用张口器,不能配合者,选用大小合适的张口器,置于上、下切牙之间。儿童需由助手协助固定其头部和肩部,防其乱动。 2.患者头部略偏右侧。术者立于患者右侧,左手持压舌板,右手持挤切刀,用压舌板沿舌背右侧边缘,将舌向口底并微向左侧压下,看清右侧扁桃体下端。 3.刀杆与舌背平行,将右侧扁桃体下端套入挤切刀的刀环内(此步可简称为“套“)。 4.将刀柄移向左口角,同时将刀杆沿其长轴向逆时针方向转约90°,使刀环的平面与腭咽弓平行,刀环插入扁桃体和腭咽弓之间,撤去压舌板。注意移动刀柄和转动刀杆时,已套入刀环的扁桃体下端切勿滑脱。 5.挤切刀环在扁桃体后稍稍旋动楔入,同时将柄端下压,刀环上拾,注意不可以牙齿或口角为支点。使扁桃体的后面及上端也都套入刀环之内,但须注意勿将腭垂套入。此时扁桃体的大部分被抬起,在腭舌弓下显出一个隆起的小包(此步可简称为“提“)。 6.左手的拇指或示指在腭舌弓上将隆起的小包稳定持续地压下去,直至手指隔腭舌弓薄层组织可以扪到刀环的全部周边为止(此步可简称为“挤“)。右手收紧刀柄,将刀刃推进刀环远端的槽内。左手压腭舌弓时切不可间断猛压,右手在收紧刀柄后不能有丝毫放松。 7.术者改立患者头后,同时刀杆依顺时针方向扭转180°,改置到右侧口角,并垂直于台面。 8.用压舌板沿舌背左侧边缘将舌压向右下方,使左侧扁桃体下端暴露清楚后,右手猛然将右侧扁桃体扭下随挤切刀迅速撤出口外(此步可简称为“切“)。 9.立即放松刀柄,甩掉附着在刀环上的扁桃体,乘血液尚未淹没左侧扁桃体,迅速将左侧扁桃体下端同法套入环内。 10.挤切左侧扁桃体的步骤与右侧相同。 11.两侧扁桃体切除后,迅速将患者翻身俯卧,倒出口内血液,随后嘱患者坐起吐出口内残余血液。一般吐数口后血即自止,无需再止血。不能自止者,可用纱布球压迫扁桃体窝止血。 12.检查扁桃体被膜是否完整,扁桃体组织上有无切断面或扁桃体窝内有无残体。有残体者可再加以切除,此时宜选较小的刀环,方法与切除整个扁桃体相同,或用残体咬钳切除之。 (四)注意事项 1.对不能合作的患者,可使用张口器,对埋藏型扁桃体的患者,也可使用张口器,尽量张大口,绷紧腭舌弓,选用小刀环切除。 2.若大号刀环还不能将整个扁桃体套进者,可先切下半,再切上半。 3.术毕应检查摘下的扁桃体及扁桃体窝,注意有无残体、出血及损伤。2~3小时后应再复查1次。复查发现扁桃体残留时应当时补切。 4.除个别需压迫止血外,一般在患者吐出数口血后,出血多自行停止。术后可进冷流食,有利于止血。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