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意识障碍是指什么?怎样划分意识障碍的程度?
  • 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表现为对自身及外界环境的认识及记忆、思维、定向力、知觉、情感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 意识障碍的程度等级划分,目前尚无统一的意见。通常采用以下几个等级描述意识障碍的程度: (1)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是最轻的意识障碍。为病理性的睡眠状态,能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但刺激停止后又入睡。 (2)昏睡:持续处于睡眠状态,多次较重的痛觉刺激或较响的言语刺激方可唤醒,能简单、模糊且不完整的回答问题,自发性言语少,当外界停止刺激后立即进入熟睡。 (3)浅昏迷:意识活动与精神活动消失,但对强的疼痛刺激(如按压眶上神经)可出现表情或运动反应,不能被唤醒;瞳孔对光反射正常,浅、深反射存在。 (4)中昏迷:对强的疼痛刺激可有反应,很少有无意识的自发动作,各种深、浅反射减弱或消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血压、呼吸可有轻度异常。 (5)深昏迷:对任何强烈刺激均无反应,大小便失禁,眼球固定,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或极迟钝,深、浅反射消失,呼吸、循环可有节律紊乱或功能不全。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