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答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对下列教学课例进行分析并点评。
【课题名称】过雪山草地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演唱、分析、比较、交流等活动,懂得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感受作品催人泪下的真情实感。
2.能够有感情地演唱《过雪山草地》。
3.了解作品“组歌”“混声合唱”及其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歌唱中体验歌词、旋律、力度、速度、配器的描绘性作用。
【教学用具】钢琴、电子琴(存储伴奏用)、音响、电视机、光盘。
【教学过程】
1.音画导入
课前播放音乐《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选曲《四渡赤水出奇兵》片段。
师:这首歌曲对于我们来说应该不陌生。请大家想一想,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再现了哪一历史事件?(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音乐历史知识回答这个问题)
师:大家谈到了歌曲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红军长征的故事。这首歌曲正是《长征组歌》里的一首。今天,我向同学们介绍《长征组歌》中的另外一首——《过雪山草地》。
2.教授新课
(1)熟悉作品
师:首先,请同学们对照课本,听老师在钢琴上弹唱歌曲《过雪山草地》,由于是初听,只要大家根据我弹唱的速度、力度和情绪说出你的感觉就可以了。(学生通过书面内容和感受教师的范唱,回答上面问题)
(2)学唱歌曲
①提示并练习歌谱中前八分、后十六分,前十六分、后八分的节奏难点,准确唱出歌中的纯四度、纯五度音程。
②跟着钢琴视唱歌谱(划
拍)。
③跟着钢琴唱歌词。
④请学生有表情地朗读歌词。教师可用中弱的力度弹奏歌曲旋律。这样做,一方面作为背景音乐对学生朗读进行衬托,另一方面可让学生感受到两者结合后的艺术效果。
⑤介绍“组歌”“混声合唱”的表演形式。
⑥利用电子琴存储功能制作伴奏,让学生再次演唱《过雪山草地》。
3.赏析作品
(1)完整播放音乐片《长征组歌》选曲《过雪山草地》
(在学生观看片子过程中,教师不要随意打断片子的完整进行,但可以根据作品的发展变化设计重要插画,插画力求简单准确,起到引导学生欣赏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安静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作品的理解感悟中去)
(2)对欣赏作品的提示语设计
《过雪山草地》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器乐部分和声乐部分。
①器乐部分
A.弦乐器的力度变化、半音级进出现。
B.木管乐器的尖锐和铜管的粗粝使乐曲的情绪变得紧张。
C.竹笛的柔和音色:夜色、草地、篝火的交织。
②声乐部分
A.第一段:女声齐唱,男声用缓慢、深沉的“MU”音衬托。
B.“红军都是钢铁汉”的出现用坚定有力的节奏和音调,表现了红军钢铁汉般的雄姿。
C.第二段:男高音领唱,完整重复第一段,演唱形式有了变化。
D.“风雨浸衣骨更硬……”一个五度音程的跳跃,富于激情和豪迈。
E.第三段:领唱与合唱的出现运用了复调呼应的手法,气势壮阔。
4.师生交流
(1)引导学生从歌曲的艺术角度谈自己的感受。比如第一段一开始的女声齐唱,男声“MU”音的衬托达到了什么效果?第三段男高音领唱与合唱的复调处理在力度、音色和情绪上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2)对学生能全面地、认真仔细地欣赏给予肯定。
(3)让学生知道自己有听艺术歌曲的能力,从此树立信心,开始关注经典作品。
(4)还可把当年适逢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作为交流话题。
(5)再次听赏歌曲的第三段并轻声随唱。
5.课堂小结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婴幼儿流脑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见于 (
- 医嘱的内容不包括 ( 难度:3)A、
- 心肌梗死亚急性期的心电图表现是A、T波高
- 刘河间论治痢疾成为治疗法A、清热导痢,则
- 关于直肠肛管的解剖,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 下列哪项病症易与脾失统摄相关A、带下病B
- 康复心理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 (
- 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实质是( )。A、动机
- 事有古守其常而今穷其变者.法家例医家方其
- 患者,男性,60岁。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 下列疾病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表现为阴性的是A
- 1、区别蒽醌和蒽酮的鉴别反应用2、区别甾
-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_______
- 1、为了明确分期,患者还应该做的检查2、
- 1、下列哪项是该案例最合适的诊断2、下列
- 1、应根据哪些因素进行导管口径及长度的选
- 下列疾病临床分期都为Ⅱ~Ⅲ期时预后最好的
- 下列有关头孢菌素的叙述错误的是(所属 ,
- 关于结核杆菌描述正确的是 ( 难度:
- 简述目前有关胰腺癌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