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材料:

    赵峰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不仅数学成绩好,其他各科成绩也都名列前茅。可是,他上课时发言积极,课余时间却不愿意与同学主动交流,也不喜欢参加班级活动,显得有些冷漠。每当有同学向他请教问题时,他总是先强调一下:“连这样的题你都不会做?……那好吧,就由我来教教你吧……”

    久而久之,同学们渐渐疏远了他,他的成就感只能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中获得。虽然老师明知同学们都不喜欢赵峰,却视而不见。在学期评语中,班主任老师对他的学习成绩。赞赏有加,对他其他方面的表现却只字不提。数学老师也认为他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

简答题1、

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材料中两位教师的教育行为。如果你是赵峰的老师,你会如何做?

  • (1)两位教师的教育行为不符合职业理念中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2)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nBsp;&nBsp;&nBsp; 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赵峰的各科成绩虽然优秀,但是不愿与同学交流,不喜欢参加班集体活动,说明赵峰的发展只是智力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全面的发展,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两位老师仅注意对赵峰学习成绩的培养,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符合素质教育观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利于赵峰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两位老师仅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面向的是少数学生,而不是全体学生,不符合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3)如果我是赵峰的老师,我会贯彻素质教育观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德智体美的发展,使赵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也不能仅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而是运用多种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把全体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注意因材施教,而不是只面向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大部分学生。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