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女,34岁,因“月经增多、牙龈出血3天”来诊。查体:贫血外观,双下肢见散在出血点、淤斑,牙龈渗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压痛(+),心、肺和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功能状态(PS)评分1分。外周血常规:白细胞11.2×10
/L,血红蛋白83g/L,血小板43×10
/L。骨髓形态学检查: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以粗颗粒型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
- 单项选择题1.患者可能的诊断和预后分层为
A、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不成熟型,无法预后分层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粗颗粒型),高危组
C、APL(粗颗粒型),中危组
D、APL(粗颗粒型),低危组
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2.最合适的治疗是
A、先明确诊断,不需要立即治疗
B、立即口服维甲酸,1~3天后可联合蒽环类或蒽醌类药物
C、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2次/天
D、立即开始给予“3+7”方案联合化学治疗
E、立即给予砷剂治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3.如需确诊,最需要做的检查是
A、过氧化物酶(POX)、苏丹黑(SBB)、特异性酯酶(CE)和非特异性酯酶(NSE)+氟化钠(NaF)抑制试验
B、流式细胞术
C、细胞染色体核型和(或)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
D、凝血功能检查
E、外周血细胞涂片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4.如果细胞、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t(15;17)或PML-RARα融合基因,较合适的诱导治疗是
A、改用砷剂联合化学治疗
B、改用砷剂
C、维甲酸
D、维甲酸+蒽环类或蒽醌类药物+阿糖胞苷
E、维甲酸+羟基脲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5.患者在维甲酸治疗10天后白细胞逐渐升高,伴高热、咳嗽、胸闷、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胸部CT:双肺散在斑片状模糊阴影。可能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是
A、肺感染,需给予强效抗细菌、真菌药物治疗
B、可能出现分化综合征,应给予地塞米松10mg,2次/天,直至症状消失
C、可能出现分化综合征,应立即停用维甲酸
D、可能出现分化综合征,应停用一切抗白血病治疗,待白细胞降至正常
E、可能出现心力衰竭,需要利尿、强心治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6.患者缓解后的进一步治疗方法是
A、1~2个月1次的联合化学治疗,持续3年
B、5~7个疗程的联合化学治疗,可加用维甲酸
C、维甲酸联合化学治疗5~7个疗程,继而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MM方案)+维甲酸维持治疗1~2年
D、一般给予维甲酸联合化学治疗3个疗程,再给予MM方案+维甲酸维持治疗1~2年
E、一般给予维甲酸联合化学治疗3个疗程,待融合基因转阴后再给予MM方案+维甲酸维持治疗1~2年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t(9;22);BCR-ABL1阳性急性
-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是A、脾大B、发
-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加速期、急变期合
- 患者男,25岁,因“脾大、乏力6个月”来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
- 关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叙
-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2、患者的贫血性
- 关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法,201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象是A、增生重度
- 轻度急性输血反应的处理中不适当的是A、减
- 1、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2、提示进一步
-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 对于反复定期输血患者,应该采取的预防输血
- 用于诊断范可尼贫血的检查是A、干祖细胞培
- 1、开始治疗前还需做的检查有2、提示检查
- 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突变基因是A、
- 遗传性易栓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A、急性心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治疗包括A、控
-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主要表达于A、
-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与类白血病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