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患者男性,59岁,15年前因间断出现活动时胸闷胸痛气短,诊为"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6年前出现阵发性房颤.2年前患"急性心内膜下心梗,急性左心衰",经PCI治疗左前降支植入1枚支架后仍发作胸闷胸痛,饱餐诱发,活动受限.次年复查冠脉造影无再狭窄。长期服地高辛0.25mg/日,胺碘酮0.2/日,倍他乐克12.5mg2/日,卡托普利8.33mg3/日等治疗.入院前日晚餐后突感心悸,胸闷,气短加重,ECG:房颤,快速心室率,静脉注射心律平转复.有烟酒嗜好.查Bp110/60mmHg,卧位颈静脉轻度充盈.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0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4~5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杂音.
多项选择题1.提示:ECG(如图)。超声心动图:升主动脉内径34mm,壁厚回声强。左房:前后径40mm,左右径43mm,上下径58mm。左室:前后径(舒张/收缩)64/52mm,左右径(舒张/收缩)58/46mm,上下径(舒张/收缩)76/62mm。右室流出道内径:23mm,右室长/横径:46/29mm,右房长/横径:47/31mm。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正常。主动脉瓣增厚约2mm,回声增强。主动脉瓣、二尖瓣返流。LVEF0.40。多切面观:各室壁运动普遍减弱。 根据病史及辅助检查,目前诊断为

A、冠心病 陈旧性心肌梗死

B、心脏扩大(左房、左右心室)

C、心脏扩大(左房、左室)

D、主动脉瓣、二尖瓣关闭不全

E、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

F、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G、阵发性心房颤动

H、全心衰竭

I、左心衰竭

  • A,C,D,F,G,I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多项选择题2.患者入院后反复发作左心衰,每次发作前先有房颤发作,心电图示房颤发作时出现一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房颤影响血液动力学、导致心力衰竭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机制

A、房颤发作时心房率过快

B、房颤时心房同步机械活动丧失

C、房颤时心室反应不规则

D、房颤时房室同步性丧失

E、房颤时引起心室内差异传导

F、房颤导致心室率过快

  • B,C,D,F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多项选择题3.患者经利尿剂、硝酸酯类、ACEI、β阻滞剂、洋地黄类、螺内酯、抗血小板药等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房颤、频发室早,反复发作急性左心衰。心电图显示左束支阻滞由一过性出现发展为持续存在。超声心动图:LVEF0.38。多切面观:各室壁运动普遍减弱,局部室壁变薄0.5cm。 心脏起搏器治疗具有抗心律失常和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对该患者的起搏治疗可选用

A、抗房颤起搏器

B、心脏复律电除颤器(ICD)

C、双心室起搏

D、房室顺序起搏

E、三腔双心室起搏

  • E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多项选择题4.患者心衰反复发作,心电图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心室再同步治疗(CRT)可以改善心衰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ACC/AHA/NASPE起搏器和埋藏式心脏复律电除颤器(ICD)指南已将CRT列为心衰的Ⅱa类指征。 目前发现心室再同步治疗(CRT)治疗改善心功能的可能机制为

A、减轻左右束支阻滞造成的左右心室之间机械性不协调

B、减轻左心室内活动不协调

C、减轻室间隔运动障碍

D、增加左心室充盈时间

E、减轻二尖瓣、三尖瓣返流

F、改进慢性心衰时的神经激素环境

  • B,C,D,F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多项选择题5.提示:患者拟植入三腔双心室起搏器。 三腔双心室起搏电极应安放在心脏哪些部位

A、右心房

B、左心房

C、右心室

D、左室心内膜

E、左室心外膜

F、心大静脉或其他血管分支

  • A,C,F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多项选择题6.提示:患者植入三腔双心室起搏器后半年内无房颤发作.1天前因饮食不当出现腹痛,腹泻水样便后房颤发作,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再次入院.第2天夜间发作急性左心衰伴心源性休克,经利尿,强心,减轻心脏负荷,血管活性药物等及双水平正压通气辅助呼吸治疗,心衰,休克纠正.一周后突发腹痛,腹泻,5小时后出现室速,与心动过缓交替出现,反复发作阿-斯综合征,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控制,药物抗休克治疗血压难以维持,采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机械辅助循环.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通过哪些机制改善药物治疗无效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A、提高冠状动脉的收缩压和血流速度

B、增加冠状动脉灌注,改善心肌供氧

C、降低左室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

D、增加室壁张力,增加心肌收缩力

E、减少周围血管、脑、肾等脏器灌注

  • B,C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