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疾病(案例分析题)
| 2019 | 章节练习 | 
| 123.00分 | 27题 | 
| 200分钟 | VIP独享 | 
- [材料题] 1、患者男性,80岁,2周前因恶心、腹痛,呕吐咖啡样物入院,经禁食、抑酸、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症状明显缓解。4天前恢复饮食,今日出现上腹胀痛,伴停止排气、排便,无恶心、呕吐、发热。既往:胃体癌术后2年,规律复查,高血压,糖尿病。查体:T36.6℃,P64次/分,R20次/分,BP114/64mmHg。腹略膨隆,全腹无明显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5次/分,可闻及气过水音。
- 多项选择题1>.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
- A、纤维胃镜 
- B、纤维结肠镜 
- C、立卧位腹平片 
- D、消化道造影 
- E、腹部CT 
- F、腹部B超 
- 多项选择题2>.[提示] 立卧位腹平片见图26、图27。
    
 目前应给予的治疗是( )
- A、剖腹探查,肠减压术 
- B、胃肠减压 
- C、禁食水 
- D、抑酸治疗 
- E、抗感染治疗 
- F、肥皂水灌肠 
- G、腹腔穿刺 
- 多项选择题3>.[提示] 经正规保守治疗3天,复查立卧位腹平片见图28、图29。
    
 考虑病变部位为( )
- A、屈氏韧带 
- B、近段空肠 
- C、远段回肠 
- D、回盲部 
- E、升结肠 
- F、横结肠 
- G、乙状结肠 
- 多项选择题4>.[提示] 术中见距回盲部60cm处肠道内异物,质硬,近段小肠扩张,远段空虚,(见图30、图31)。
    
 合并哪些疾病更易形成胃石症( )
- A、高血压 
- B、糖尿病 
- C、胃手术史 
- D、前列腺增生 
- E、便秘 
- F、胆石症 
- [材料题] 2、患者女性,43岁,10岁时因腹部外伤行"部分小肠切除术"。去年8月突发剧烈腹痛伴排气排便停止,于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术",见小肠至回盲部呈梗阻扩张伴回盲部小肠球状粘连和梗阻,切除粘结成团的小肠长约2米,剩余小肠1.4米,保留回盲瓣,行小肠端端吻合。术后第5天,患者再次出现腹痛,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墨绿色液体,并有腹膜刺激征。
- 多项选择题1>.该患者的诊断可有( )
- A、机械性肠梗阻 
- B、炎症性肠病 
- C、肠易激综合征 
- D、短肠综合征 
- E、肠瘘 
- F、急性腹膜炎 
- 多项选择题2>.[提示] 患者再次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腹腔积液,距回盲部约5cm处小肠吻合口处有漏口,拆除肠吻合,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术后应密切关注该患者的改变包括( )
- A、电解质紊乱 
- B、营养物质吸收障碍 
- C、胃酸分泌亢进 
- D、尿路结石形成 
- E、细菌过度增生 
- F、肠液大量丢失 
- G、酸碱失衡 
- 多项选择题3>.[提示] 术后患者恢复口服饮食近8个月,造口液量约2000ml/d,反复出现尿少、乏力、头晕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应给予的治疗措施是( )
- A、积极补液纠正脱水 
- B、生长抑素 
- C、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 D、口服可待因或洛哌丁胺 
- E、口服考来烯胺 
- F、给予碳酸钙 
- G、纠正电解质紊乱 
- H、全肠内营养 
- 多项选择题4>.现该患者希望造口还纳,术前需行的检查为( )
- A、腹部CT 
- B、X线平片 
- C、消化道B超 
- D、结肠镜 
- E、小肠镜 
- F、全消化道钡餐 
- 多项选择题5>.该患者造口还纳后最易出现的并发症为( )
- A、腹胀 
- B、腹痛 
- C、吻合口瘘 
- D、吻合口炎 
- E、吻合口出血 
- F、腹泻 
- [材料题] 3、患者女性,36岁,因右下腹痛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诊断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单纯性阑尾炎。术后仍有脐周隐痛,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慢性腹痛已有5年,常有肛瘘和口腔溃疡发作,近1个月腹痛加重,体重下降5kg,不发热。查体:体重43kg,腹平软,右下腹可触及一直径约4cm包块,边界不清,质韧,固定,有压痛,轻度反跳痛和肌卫。
- 多项选择题1>.为尽快明确诊断,以下哪些检查更有价值( )
- A、纤维结肠镜 
- B、立卧位腹平片 
- C、全消化道钡餐检查 
- D、腹部B超 
- E、包块针吸活检 
- F、全腹增强CT 
- 多项选择题2>.[提示] 患者CT结果见图39、图40,纤维结肠镜结果(见图41)。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 )
- A、阑尾肿瘤 
- B、盲肠癌 
- C、克罗恩病 
- D、阑尾残端瘘伴局限性腹膜炎 
- E、回盲部结核 
- F、粘连性肠梗阻 
- 多项选择题3>.结合病史及上述影像学资料,本病还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
- A、回盲部腺癌 
- B、回盲部恶性淋巴瘤 
- C、回盲部结核 
- D、肠白塞病 
- E、肠套叠 
- F、手术后盲肠瘘 
- 多项选择题4>.[提示] 该病例临床诊断:回结肠克罗恩病活动期,给予泼尼松40mg/d+硫唑嘌呤100mg/d诱导缓解。1个月后复查,患者体重41kg,每日少量排气排便,感觉腹胀明显,进食减少。WBC10.4×10 /L,中性粒细胞84%,C-反应蛋白87mg/L,血沉33mm/h,复查CT结果见下图。 /L,中性粒细胞84%,C-反应蛋白87mg/L,血沉33mm/h,复查CT结果见下图。
  
 适宜的诊治方法包括( )
- A、急诊行梗阻肠段切除,回结肠吻合术 
- B、急诊行梗阻肠段切除,回肠造口 
- C、限期行梗阻肠段切除,回肠造口术 
- D、限期行梗阻肠段切除,回结肠吻合术 
- E、停用激素及硫唑嘌呤3个月后手术 
- F、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梗阻缓解后药物维持治疗 
- 多项选择题5>.[提示] 患者经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梗阻缓解,遂过渡至全肠内营养治疗,并停用激素。3个月后因肠狭窄不能正常进食,必须依赖肠内营养维持而要求手术治疗。有医生提出,克罗恩病反复发作,不宜行肠切除,应行狭窄成形术。你的意见是( )
- A、完全同意 
- B、同意,但应复查肠镜,确信溃疡已经愈合方可进行 
- C、同意,但应在其近远端行侧侧吻合以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 D、不同意,病灶没切除,术后仍会发作 
- E、不同意,在病变肠管上做手术,术后会出现肠瘘 
- F、不同意,病变肠管应予切除,没有做狭窄成形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