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北京患者12月9号发病,表现为畏寒、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1次,已1周。血常规:白细胞5.0*109/L,中性粒细胞0.68,淋巴细胞0.32,血色素108g/L,血培养(―)。患者同年6月曾往海南旅游15天。最可能的原因是:
A、疟疾
B、伤寒
C、急性血吸虫病
D、败血症
E、结核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男性,50岁,患慢乙肝已8年,近1个月来
- 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章节:第二章
- 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过程当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 下列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是A、气温、
- 乙脑病程当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A、中和抗体
- 关于菌痢的发病机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 下列为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肝掌和男性乳房发
- 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轻重主要取决于:A
-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的是A、
- 关于疟疾的诊断性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35岁男性,12月发病,表现为畏寒、寒战
- 7个月小儿,最近出麻疹,疹退后6天出现发
- 甲型病毒性肝炎感染途径是A、空气飞沫传播
- 关于疟疾的免疫和发病原理,下列哪项是错误
- 霍乱主要的致病物质:A、内毒素B、肠毒素
- 接种下列制剂可获主动免疫,除外A、活疫苗
- 一肝炎患者血清HBsAg(+),HBeA
- 传染过程中,下列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传
- 女,20岁,持续发热12天,体温39.5
- 下列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A、伤寒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