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据统计,我国城市人群前五位死因,1957年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到1985年前五位死因顺位变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根据社会医学理论,针对这些变化,下列描述不恰当的是( )
A、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变化
B、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
C、病因研究应当由单因素向多因素转变
D、应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E、人群疾病频率与严重程度增加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如果允许其他用户通过"网上邻居"来读取某
- 孕产妇死亡率是( )A、人群健康学
- 世界上最早、实施最成功的健康促进策略在我
- Excel97中,当在某单元格内输入一个
- 对农村7岁易感儿童进行甲肝疫苗免疫,经3
- 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A、研究传
- "头脑风暴法"属于健康教育培训方法中的哪
- 我国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是A、20
- 生命周期法的系统开发方法过程的第二阶段是
- 在以下寄生虫中完成生活史最快的是A、蛔虫
- 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
- 患病率指标来自( )A、住院病例资
- 属于糖尿病并发症的疾病是A、冠心病B、视
- 1848年,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的人是
- 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重点应是( )A
- 学校健康教育的评价重点应放在( )
- 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
- 强调传播双方都是主体的模式是A、斯拉姆B
- 长期并殖吸虫感染极少发生的病理改变是A、
- 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时,采用哪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