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女,40岁。3天前右胁疼痛,痛势剧烈难忍,呕不止,午后发热,郁郁微烦,心下痞硬,大便五六日未解,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 单项选择题1.其病机属于
A、胆热犯胃,胃失和降
B、少阳不和兼阳明里实
C、痰热互结
D、阳明腑实
E、水热互结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2.其治法是
A、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B、和解少阳
C、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D、攻下通便,补气养血
E、攻逐水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3.治疗应首选
A、十枣汤
B、小柴胡汤
C、大柴胡汤
D、蒿芩清胆汤
E、痛泻要方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发汗若下之,烦热,胸中窒者,治宜(
- 1、小承气汤可治2、白头翁汤可治
- 原文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
- 原文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
- 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下列解答哪项是
- 1、太阳病误下兼太阴证,见腹满大实痛者,
- 下列各项不属于干姜附子汤证症状的是(
- 1、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治
- “淋家不可发汗”是因为( )A、湿热
- 1、大青龙汤中的桂枝应是2、桂枝汤方中的
- 炙甘草汤证的脉症见A、心下悸,头眩,身瞤
- 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是A、麻黄、杏仁、芍药
-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根据原文,
- 真武汤的方药组成是( )A、茯苓、泽
- 大青龙汤证的病因病机是A、风寒束表,阳郁
- 《难经·五十八难》中的“伤寒有五”是指下
- 《伤寒来苏集》的作者是( )A、王叔
- 伤寒挟虚误汗见厥逆,咽干,烦躁,吐逆,脚
- 呕吐肠鸣下利,心下痞满不痛,最适宜用的方
- 脾约证的病机是( )A、脾虚津亏肠燥